第755章 第九次法会(第2/3页)

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前来参会的仙王、仙君和金仙数不胜数。

秦笛将前八次法会的内容融汇贯通,随手画出一株株大道树,高坛之上,大道纵横,钟鼓齐鸣,天花乱坠,落英缤纷,那一幕,绚烂光辉,仿佛昙花,深深的刻在每位仙人的脑海中!

这次法会,历时三年结束。

到最后,每个前来听道的仙人,都感到不虚此行,得到很大的收获,其中三成的人突破瓶颈,往前迈了一大步!

这些突破瓶颈的人,一个个激动的五体投地,对着秦笛深深的鞠躬。

如果秦笛愿意招收弟子,重建春秋宫的话,他很快就能召集足够的人手了!

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洒下仙道的种子,将春秋老仙的名号播散出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假以时日,这些人中的佼佼者,或者说他们的徒子徒孙,侥幸修成九阶仙王,前往彼岸世界之后,还可以聚集在春秋老仙的大旗之下!

等到法会行将结束的时候,秦笛宣布将拔宅飞升,前往大罗界!

很多人感到恋恋不舍,这些人在大秦国居住了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这里修炼,从今以后,该往哪里去呢?

大秦国这片星陆,之所以崛起于星尘海,靠的就是春秋老仙!

如果春秋老仙走了,势必将本地的仙灵脉牵走,那么大秦国将变得贫瘠。

即便春秋老仙留下了仙灵脉,也会有新的仙王占据这片星陆,那些人会不会将居住在此地的金仙,变成属下或者奴隶?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既然春秋老仙要走,我又怎么能留下来呢?”

因此,很多金仙和仙君都感到心中不安。

除此之外,这些人对于秦笛的举家飞升,还感到震惊和不解。

“秦仙王若是一个人走,也倒罢了,他怎么能带走那么多家人呢?”

“试想以前的那些个大帝,离开本地时,也只带走了少量仙王级的弟子,秦仙王是不是太托大了?”

“难道说,春秋老仙比那些大帝还厉害?”

“依我看,不是春秋老仙比大帝更高明,而是因为他重情重义,不想抛弃家人。”

“是啊,前面那些大帝,来到这方世界,在这里待了五百万年,只是建立宗门,招收弟子,留下传承,却没有一位大帝,像春秋老仙一样,连续九次,登台讲法!我们这些人,虽不是他的门人弟子,却能听到他讲述的道法,这可是天大的造化啊!”

“比较而言,春秋老仙讲述的大道很宽泛。没有人知晓,他真正压箱底的手段究竟是什么,这件事是不是有些奇怪?”

“我觉得他可能出自仙文阁……”

法会结束后,尽管很多人恋恋不舍,但还是不得不离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如果仙都要走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众仙相互道别,缓缓离开大秦国。留在这片星陆上的人越来越少。

然而也有一些仙人,陷入迷惘之中,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这其中就包括卓鹰、卓庆和郭冰怜。

卓鹰心中发愁,时不时的发出叹息。

卓庆面无表情,凝神练剑。

郭冰怜忍不住开口埋怨:“卓雨和卓绫这两个丫头,也不说回来跟我们告别!尽管她们的命好,能跟着秦仙王离开,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我们卓家人啊!”

卓鹰皱眉,摆了摆手,道:“说这些做什么!卓家这么多人,如果都能找到去处,又不用我操心,那倒是好事了。”

因为卓家上千人口,一直跟在他的身边,他不愁家人走散几个,发愁的是整个家族该往哪里去。

这不是剑仙界,在剑仙界他高高在上,可以凭借实力,抢占数万里江山,而在这里到处都是仙君和金仙,甚至还有不少的仙王,他一个初阶仙君,在星尘海步步维艰,很难找到舒适的领地,让家人得到充足的修炼资源。

原本距离大秦国两百仙年,还有一个紫烟国,卓鹰可以前去定居,如今紫烟仙王也要跟着秦笛离去,那么偌大的星尘海,何处还有安宁的地方呢?

老实讲,卓鹰真正感到郁闷的,不是寻找合适的星陆,而是觉得自己被老天捉弄了。

看到那么多仙君、仙王,认认真真的倾听秦笛的讲道,看到天花乱坠、落英缤纷的奇景,他感到深深的后悔!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而他却因为肉眼凡胎,看不出秦笛乃是大帝,错过了跟随的机缘!如今悔之晚矣,徒唤奈何!

郭冰怜的心里更不是滋味,然而她没办法说出来。

正在两个人自怨自艾的时候,忽然卓绫从外面进来。

此时的卓绫,已经修成了七阶仙君,仙气飘飘,风姿绰约,让卓家人看着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