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犯人 自嘲一笑

夜色垂暮,明月掩在稀薄的云下面,若隐若现。

寒风并没有停歇,阵阵吹着,灯火通明的街上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烛光一闪一闪。

戚秋和谢殊还未走出客栈,只听外面突然传出一阵喧闹,随后热闹的嘈杂一滞,门外响起嘈杂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

抬头望外看去,跟着舞狮队伍的人群已经被挤在一堆,没一会儿,官兵就围了上来。

官兵个个面色不善,手里还拿着通缉令,快步走进客栈里,指着要离去的戚秋和谢殊几名食客呵斥道:“都不许动,搜查犯人,速速配合。”

此时来得突然,没想到出来逛个庙会还能遇见朝廷搜查犯人,戚秋一愣,下意识看向官兵手里的通缉令。

那通缉令上画了一个长胡子大汉,眉目狰狞,面露凶光,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

戚秋没见过此人,扫了两眼后便侧身去找谢殊了。

刚一抬头,却见谢殊盯着官兵手里那张通缉令,眉目紧皱。

戚秋脚步一顿。

官兵拿着通缉令挨个认人,走了一圈到戚秋和谢殊的跟前时,谢殊突然开口问道:“犯人是从京城流窜过来的吗?”

官兵手上动作一顿,眯着眼打量谢殊,“你怎么知道?”

谢殊掏出锦衣卫的令牌问:“何时逃窜过来的?”

官兵本眉头紧皱,盯着谢殊手里的令牌多看了两眼这才反应过来。

赶紧收了手里的通缉令,官兵弯腰道:“原来是锦衣卫大人,小的刚才有眼无珠,冒犯大人了。”

官兵这番阵仗本就唬人,又是搜查犯人,不少人紧张地往这边看唯恐被无辜牵连其中。本就惹人耳目,官兵这话一出,自然吸引了客栈一楼全部人的目光。

官兵见谢殊皱眉,也明白过来自己方才行为不妥,便往客栈门口前面无人的角落里指了指,讪笑着说:“大人,我们移步那边说话。”

谢殊点点头收了令牌,跟着官兵往前刚走了两步,身形一顿,突然又停了下来。

转过身,谢殊对站在原地的戚秋说:“站在这里等我,别乱跑,我一会儿就回来。”

戚秋乖乖地点了点头。

谢殊揉了一下眉心,看向官兵淡声问:“客栈的人可曾排查清楚了?”

官兵顿时反应了过来,连忙又喊了几个官差进到客栈里,一个留下来保护戚秋,剩下的几名官差继续拿着通缉令排查客栈的可疑人员。

留下来保护戚秋的那个官兵并不知道戚秋是谁,但领了差事,也不敢怠慢戚秋。

将身后的椅子桌子擦干净,官兵让戚秋坐下来等,又倒了一盏茶递给戚秋,“姑娘,您喝茶。”

戚秋接过却没敢喝,而是问道:“这通缉令上的犯人是谁?可真是从京城跑出来的?”

官兵回道:“回姑娘的话,这犯人是从京城里跑出来的,至于是谁小的就不清楚了。我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只管听上头吩咐派遣,多余的不敢打听。”

闻言,戚秋便没有再问,又朝官差手里的通缉令看了两眼,静静地坐着等谢殊回来。

谢殊去了大概有两刻钟,再回来的时候神色有些淡。

戚秋迎上去,低低地唤了一声表哥。

谢殊垂眸说:“已经这个时辰了,等赶回京城的时候怕是城门已经落锁了,今晚还是先在青山县留宿一晚吧。”

戚秋早已经料到了,闻言点点头,“那是不是要找客栈了。”

谢殊道:“客栈不安全,今晚我们先住到衙门里去,走吧。”

戚秋应了一声好,在官兵的陪同下与谢殊一同去往衙门。

路上,戚秋小声地对谢殊说:“表哥,我们一晚上不回去,姨母知道了一定会担心我们的。”

谢殊回道:“我已经让暗卫快马加鞭赶回去了。他自己一个人,马匹跑得快,应该能在城门落锁之前进城,到时候自然会向刘管家说明的。”

戚秋点点头,又小声地问道:“表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要犯从京城里跑出来了?”

谢殊揉着眉心,眼眸微垂,回道:“是烧戚宅的一名犯人从锦衣卫里的大牢逃了出来,犯人从京城逃走之后并不知道流窜到哪个县城里了,为了保险起见,京城附近的县城都在排查。”

烧毁戚宅的犯人?

戚秋一怔。

没想到竟是这批人有一个跑了出来,戚秋微微蹙眉。

谢殊仿佛看出来了戚秋心里的不踏实一般,安抚说:“别害怕,也不一定就流窜到了青山县。”

闻言,戚秋点点头,看了一眼谢殊后故意说:“有表哥保护我,我不害怕。”

谢殊脚步一顿,随即低低的应了一声,烛光闪烁下却可见耳朵尖已经红了。

此时的街上已经不再拥挤,官兵将已经排查过的百姓赶回家里去,路上只有少数人还停留在原地徘徊,戏班子正在拆戏台,舞狮队伍也开始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