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帖(第3/3页)

按照袁先生的说法,因为大安皇室奇葩的规矩,虽然掺使官要在宫中停留很多年,很可能就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最好年华,但勋贵子弟大多是愿意参加大选的。毕竟一旦被选进宫,家里的爵位就妥妥是他的了,而不参加大选,就是放弃在皇室面前露脸的机会。

通常来讲,每家勋贵的适龄女子都会参选,而男子则是家族属意的继承人,一般是一到两个人即可,并非人人都去。

因此,宗正司多数都是根据名帖复核名录,对于没有递交名帖的,在不缺人选的时候就会被忽略了。

滤掉袁先生多说的那些个与政治有关的东西,苏誉大大地松了口气,看来赵氏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不过……”袁先生似是突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道,“若是宗正司突然较真起来,该递帖子却没递的,是要杖责二十的。”

苏誉:“……”

兜来兜去,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回到家中,苏誉翻箱倒柜地找了半晌,也没找到他那丢失的名帖,苦恼不已。早知道就把帖子交上了,反正去糊弄一下又选不上,总比被人查出来打一顿强。

大安皇宫,金殿里红柱盘龙,雕梁画栋。

九龙宝座之上,大安朝年轻的帝王,身着明黄衮服,单手支额,心不在焉地听着底下的大臣上奏。

“启禀皇上,勋贵子女的名帖宗正司已复核完毕,户部也已将官宦子女的名册呈上,大选首轮定于九月初三。”礼部的官员捧着两份名册道。

似阖非阖的美目微微张开,顿了片刻,复又漫不经心道:“呈上来。”

官员子女的名册明显比勋贵子女的那一本厚上许多,安弘澈微微蹙眉,翻开勋贵那一本,扫了一眼便阖上,复又看向另一本,两指一下一下点在上面,并不翻看。

朝堂中一时鸦雀无声。

“皇上,宫中已经三年不曾大选,臣以为此次应当广纳妃嫔填充后宫,便擅自做主,准京外三品以下官员子女入册。”站在文官首位的人出列道。

此人乃是当朝丞相,太子太傅路茂功,同时也是太后的表兄。

京外官员多如牛毛,要让这些官员子女参选,这般兴师动众,定然劳民伤财。这道理谁都懂,但朝堂中就是没有一个人出声反驳。

安弘澈拿起那本册子,扫了一眼大殿里的众人。

文官们统统低着头不敢多话,有几个武将显得有些愤愤却也没人开口。

“刺啦——”一声脆响,在落针可闻的朝堂上显得极为刺耳,那厚厚的册子不知怎的,瞬间被撕了个粉碎。

“这么多字,朕哪看得过来!”安弘澈冷声道,“等什么九月,下月初三就大选,明日把新名册呈上来。”说完,也不待众人反应,起身甩袖离去。

静默,长久的静默。

文武大臣皆愣于当场,丞相更是僵直在原地。

“诸位这是打算在这里吃中饭呢?”站在高于丞相位,也就是御阶下的人打了个哈欠,正是还没睡醒的昭王殿下。

文武大臣这才反应过来,冲着空荡荡的皇座行礼退朝。

“皇兄任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舅舅多担待些。”昭王凑到路茂功身边乐呵呵道。

路茂功皮笑肉不笑地看了胖乎乎的昭王一眼:“王爷言重了,圣上不满自然是臣下做得不周全。”

下月初三就大选,京外的官宦子女根本来不及进京。礼部只得连夜赶制了新的名册,宗正司也着急忙慌地增加人选,免得大选的时候人数太少。

朝堂上的风起云涌波及到了苏誉的平静生活,没几日,宗正司的名录就下来了。

苏誉正在后院请昭王品尝新菜,苏家唯一的家丁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二少爷,家里让您赶紧回去,宗正司派人到家里宣名录,指名要您回去再宣!”

“咣当!”苏誉手里的菜盘子掉到了地上,僵硬地转头看向昭王,“王爷,您能想办法帮我补交名帖吗?”

“啊?”正吃得开心的昭王愣愣地抬头。

宗正司点名要苏誉回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查出苏誉没有婚约也没有递交名帖,直接拉出去打板子以儆效尤。

昭王眨了眨眼:“这时候交名帖,黄花菜都凉了。”心道苏誉怎么就想通了要去大选了,之前不是一直不愿意去吗?

苏誉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愁眉苦脸地不愿回去,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携款潜逃的可能性。

大安朝四海升平,对于人口的管理相当到位,就连街上的乞丐都是记录在案的,逃犯除非占山为王,否则置办田地、购买房子、婚丧嫁娶都要经过官府。苏誉作为一个厨子,占山为王的可能性为……负……

甩了甩脑袋,扔掉那些个不找边际的想法,苏誉去柜上取了些银两,又嘱咐昭王万一他要是被抓了,千万记得来救他,就匆匆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