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但难用也阻挡不了初霁一颗修路的心,正在躁动。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她背起长剑,轻轻推开院门,居然没锁。

看来廖如晦很放心她啊。

初霁走到大街上。刚进城时,她都没好好欣赏这座修仙大城。邯城楼宇皆瘦高,用同一种青灰白墙,暗朱屋顶,檐角高高翘起顶端雕凤头,层层叠叠一路攀升东邯山上,极为壮观。

街上除了卖艺人,竟无一个乞丐,也无人摆摊,男女老少衣着整洁,一看就是修士。

初霁不论如何,也找不到工匠坊,她一打听,才知道凡人工匠坊都在邯城最边上。

“你是外地人吧?平民限令不知道吗?”

初霁摇摇头。

凡人聚集区比修士差很多,但至少没有异味。听说一开始邯城大街小巷臭水淤积,沈赵二家下令所有凡人不得居住城中。他们将凡人的住所通通拆毁,晚上将人赶到城外荒郊,白天再开城放他们进来做工。

她费了好大劲来到工匠坊,那些人一听她要修路造桥,纷纷摇头道“干不了。修路的事谁还敢管。”

辗转多次,有人看她顶着烈阳奔波不休,给她指了条路“你去东坊三院看看吧,如果他们人还没走。”

初霁“要走?”

“得罪了沈家,可不得走?”

“他们能修吗?”

“你这话问的,邯城就是东坊三院越春秋重建的!”

初霁来到东坊三院前,门口几个短衣打扮的凡人架起高梯,正在拆牌匾。

牌匾上头金笔书写四个大字——天堑相连。

底下一个像土拨鼠的小男孩指挥“小心点,左边左边,右边右边。”

“到底左边还是右边!”

“上!上!面!小心啊!”

眼见着牌匾翻转,“嘭”一声砸倒高梯。

梯上几个凡人下锅饺子一般,稀里哗啦跌下去,那沉重的牌匾当头砸下,小男孩吓得捂住眼睛尖叫“啊——”

想象中的头破血流没有出现,四周安安静静。他张开指缝,牌匾被一个姑娘扶着,险险擦着大家的脑袋而过,没有人受伤。

那姑娘很年轻,比他只大三四岁。

几个凡人这才反应过来,爬起来纷纷感谢初霁。小男孩看看大家,摸不着头脑。

“这是?”他慌张问。

“小越还不快来,这位恩人救了我们啊。”

小越傻了,看初霁瘦瘦小小,扶风弱柳的,能抗起精铁做的牌匾吗?难道她是个仙人?

三院的凡人们赶忙跪拜,初霁摆手道“误会了,我只是个武人。”

“武人能有这么大力气?”小越不敢置信。

“大概是修炼了绝世秘籍吧。”初霁胡扯。

“……”

他们把初霁请进屋,喝口茶。坐定后,初霁礼貌笑道“其实我来三院,是想请教铺路的事。”

“铺路?”众人面面相觑,“您要问什么啊?”

初霁“山路怎么修,工期有多长?需要什么材料?”

小越愣了“姑娘,您这不是为难我们吗。”

旁边有人戳戳小越“恩人,此事我们不能做决断,您稍等。”

他们窃窃私语一番,最后请进来一个年约八十的耄耋老翁,头发花白,整齐梳在脑后,左手笼在袖中,负在背后,右手持一柄长测量杆。左右跟着两个亲传学徒。

老翁迈过门槛,整了整胸前别着的红木槿。

“我小孙冒冒失失,差点误了性命,幸好得姑娘相助。”越老说,“听说姑娘要问铺路修桥之事?”

初霁点头“我们祁镇想修路。那里练气、心动期修士去得多,他们不能御剑飞行,大多都乘坐包精铁的马车。所以想修条好点的。”

“祁镇?那地方现在还有人住?”越老摇摇头,“我虽没去过祁镇,但也听过,那里群山断崖重重,还有瘴气拦截,实在难修。”

初霁“……”

她到底去了个多偏僻的山沟。

越老“如果是寻常城中道路,我们自然言无不尽。但您若想要过灵舟和地行法器,恕我们无能为力。”

可初霁就是要修又大又宽,能容地行法器走的路。就像邯城外面的那条大道,格外平整,堪比上辈子她走过的国道。凡人能修出那种路,简直不可思议。

她问“邯城城门口那条道路是您修的?”

越老苦笑“您可别提这件事了。我女儿还在沈家牢里。”

小越也低下头,抓紧身上包袱,默默不语。

初霁环顾四周,三院都快被搬空了。

“您打算什么时候走?”

越老敲了敲测量杆“我们哪有打算。沈家下令我们明早必须离开邯城。”

一时间,在场之人都陷入沉默。他们自幼生在邯城,长在邯城,跟着越老一家几十年,为邯城铺路盖房,可以说邯城每一处角落,都有他们的功劳。如今道也修好了,楼也建完了,他们也该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