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3/5页)

隔了一秒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子”。

“叫故事大王子。”

延安懵懵地扭头瞅了哥哥一眼,他没有外号呀!

哥哥咋还自己给自己加戏呢!

发现面前的老师一直盯着自己,便只好按照哥哥的外号,给自己也取了一个。

“我叫故事小丸子!”

“噗——”报名老师再次被逗乐。

小哥俩一本正经地看着老师,不知道她在乐个啥。

等老师乐够了,才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

于是,他们按照在家反复排练的,像在电台工作一样,吉安负责旁白,延安负责对话,声情并茂地用英文讲了一个《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

女老师笑着给他们鼓了鼓掌。

这段故事的篇幅不算短,双胞胎讲得确实很好,看得出来是下功夫练习过的。

发现他们的英语发音还挺标准的,便颇感兴趣地问:“你们是跟谁学的英语?家长是英语老师吗?”

如今这么小就能学外语的小孩,一般都是出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她这段时间登记的少儿参赛者中,一半都是英语老师家的孩子。

吉安摇头说:“我们是跟磁带学的!我爸爸妈妈不是老师。”

“我妈妈是上学的,爸爸是上班的。”延安补充。

至于他爸爸到底是干啥的,他们也不知道,每天都很忙就对了。

小哥俩又跟女老师对答了几句,便一蹦一跳地跑出了报名办公室。

项小羽在外面等得焦急,她家双胞胎比别人的考试时间都长。她生怕两个小孩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急得手心都冒汗了,比她自己考试还紧张。

“考得怎么样?老师问的问题都答上来了嘛?”见到孩子跑出来,项小羽赶紧问。

“挺好的呀,老师可喜欢我们啦。”延安莫名自信,“一直冲着我们乐,我都不知道她在乐啥!”

吉安也点头说:“老师让我们回家准备正式比赛的内容,妈妈,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们讲什么故事啊?”

“比赛的时候就不能讲故事了,咱们得自己写个演讲稿。”项小羽跟工作人员确认了比赛细节,便拉着儿子们出门,“走,领你们吃小蛋糕去,犒劳犒劳两个小伙子!演讲稿的事咱们就不管了,交给爸爸负责!”

*

宋恂赶在放寒假之前,去市里考下了驾驶证。

媳妇带着孩子们回来这天,宋司机是亲自开着破吉普来车站接人的。

“你们怎么把它也带回来了?”宋恂摸了摸二黑的大脑袋,伸手接过媳妇手里的行李包。

“爸爸!”双胞胎飞扑过来,一人抱住一条大腿,延安解释道,“二黑还没看过大海呢,我们带它回来看看!”

项小羽将三兄弟推到后车座上,自己则坐到前排,跟宋恂显摆道:“咱家二黑可真是不得了,我们为了带它上车,特意坐了那趟可以让家禽家畜搭乘的慢车。车厢里有个老乡带了一笼子鸡,上了车就到处乱跑,那车厢里可真是鸡飞狗跳。结果咱家二黑出马,把那些鸡全都抓回来了!”

双胞胎搂着二黑的脖子,喂了一块小鱼干给它,骄傲地表扬:“二黑可厉害啦!”

宋恂透过后视镜瞅了咕叽咕叽嚼小鱼干的二黑一眼,笑着说:“海边有的是地方,回去以后可以让二黑敞开了撒欢。”

二黑回应似的“汪”了一声。

闺女和外孙的回归,让项英雄两口子又忙活了起来。

过年前正是农村大集最赚钱的时间,不过苗玉兰给自己放了两天假,专门在家给孩子们准备好吃的。

只不过,一家人再次凑到一起聚餐的时候,项远航再次缺席了。

“我大哥呢?”项小羽进门打了一圈招呼,没见到自家大哥。

“呵呵,跟着船队出海还没回来呢!”项大嫂给外甥们拿糕点吃,又小声跟小姑子说,“当初咱娘让你大哥去小宋的公司上班可真没错!”

项小羽不知她为什么如此说,但还是无脑给老娘捧场:“那当然了,咱娘眼光向来很好的!”

项大嫂赶紧点头,语气里有压抑不住的兴奋:“你大哥马上就能分房子了!”

这倒是项小羽没想到的,她忙问:“分在哪里?多大的房子?”

项远航在县渔业公司工作的时候就跟她借过钱,买了县城里的一套单位集资房。

如今大哥一家,除了住校的大寨,其他人都回到了乡下,那套集资房早被项大嫂租了出去。

每个月都能拿到十二块的房租。

不料大哥换了单位以后,居然又有机会分房子了!

而且宋恂他们单位的房子是正经的福利分房,一分钱也不用职工掏!

“就在胜利公社那边的渔业公司家属院,距离砚北港不远,上班特别方便。结了婚的船员都是统一的一室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