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赏赐新衣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到了秋天,宣景炽惦记秦周虎一事,想着御史台能早点彻查清楚, 但不管如何, 她都要想着年底要接姐姐宣景凝回京过年。

便派人喊简慈来见,问他这几个月来查得如何。

即便简慈只汇报了大概, 也约摸花了半个多时辰。

当年指证秦周虎通敌叛国最有利的证据, 除了那个副将的证词,和他在老家宅子里搜罗出来的大量金银珠宝,就是那封信了。

秦周虎的亲笔信。

写明了他与顺国约定好,到了时辰会派人暗暗打开城门一事。

宣景炽道:“简爱卿,你怎么看?”

简慈道:“依微臣之见,此举反倒显得画蛇添足, 若秦周虎真有心要与人通敌, 断不会留下这样的铁证。”

宣景炽微微一笑, “朕也觉得秦周虎不是那么傻的人。”

简慈道:“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那封信, 还有当年秦周虎信里提到的派人, 究竟派何人?”

宣景炽满意的点头, 却又有些意外,“难道那封信不在大理寺吗?”

简慈道:“这也正是此案的蹊跷之处,通敌叛国这么大的案子, 涉及的又是当时的骠骑将军,证物一定会交大理寺证物库保存。微臣已经去查过, 同年几个大案的证物都在, 独独缺了秦周虎这个案子里最重要的那封信。”

宣景炽微微一笑, “想必爱卿已经有线索了吧。”

“臣的确已经有了些眉目。当年大理寺少卿忽然辞官, 绝不是偶然,臣打算去他老家桐乡找他问一问。”

说完,他忽然又一笑,“陛下怎么知道微臣有线索?”

宣景炽道:“你要是没头绪,以你的脾气还有闲功夫跟朕在这儿剖析案情?你不把证物库翻个底朝天,来个挖地三尺?”

简慈哈哈一笑,“不至于不至于,哎呀,知我者陛下也。”

宣景炽余光瞥见一旁的姚仙蕙,虽然低着头,但她俏脸微红,一副跃跃欲试,却又欲言又止的神情。

宣景炽心思一动,向简慈道:“朕给你派个人手,跟你一起去桐乡查案。”

说罢,转头向姚仙蕙道:“仙蕙,你就辛苦一趟,陪简慈大人一起去桐乡吧。简大人乃是神断,机智过人,你好好跟他学习。以后起草诏书也能想得周全些。”

姚仙蕙喜出望外,躬身行礼,“谢陛下!”

宣景炽她一脸压制不住的喜色,面上微微一笑,心道,朕也只能帮你这些了,后面就的看你们有没有缘分了。

“简爱卿,朕的诏书令到底是个姑娘家,你的牛脾气可不许往她身上撒。”

简慈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不会,不会,臣一定谨记陛下训示,再说了,臣那也不算是牛脾气,就是急了点,急了点……”

姚仙蕙眨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道:“简大人,我们何时启程出发?”

简慈:“啊?这个随时都可以,看姚大人何时方便……”

宣景炽咳了一声,道:“出去办差,不比在朝里规矩多,简爱卿,别一口一个姚大人,称姚姑娘就好了。”

简慈一愣,从善如流,“陛下说的是,姚,姚姑娘。”

姚仙蕙脸上的红晕更深,不由看了陛下一眼,却见宣景炽朝她眨了眨眼睛,立刻陛下这是在暗暗帮她。

姚仙蕙腼腆道:“我今天回去收拾好,简大人也需要调派人手,准备一番,我想半天足够了。不如明天辰时初,我们在东门外碰面如何?”

去桐乡的方向必然要从东门出城,是以姚仙蕙才指明在东门集合。

简慈见她说话面面俱到,心思细腻,不由将她上下打量一眼,行了一礼道:“就依姚姑娘之言,明日东门外见。”

见状,宣景炽抿唇一笑,心道,不错嘛,姚仙蕙,开头不错!

诏书令出远门了,皇后不得不再一次顶替上来,就任诏书令一职。

第一道政令,便是鼓励农耕,奖励田畴开辟。

宣景炽看完后,赞不绝口,道:“皇后,你写得真好,这么个公事公办的公文都能给你写得开出了花,嗯,这就叫妙笔生花。”

萧月璃听她又在那里胡吹,不禁摇头一笑。

“皇后,朕得赏你才好。可是,朕赏你什么好呢?”

宣景炽微微皱起眉,歪着头,似乎有些苦恼。

萧月璃笑道:“臣妾不要赏赐,这是臣妾应尽的本分。”

“不行,你是朕的皇后,皇后的职责里可没有为皇帝起草诏书这一条。”宣景炽忽然灵光一闪,道,“这样吧,朕赏你十二套衣服如何?”

她也不给萧月璃拒绝的机会,向沉香道:“传朕的旨意,令尚衣局为娘娘赶制秋冬装各六套,务必要尽善尽美,会束如星。”

会束如星?

萧月璃挑眉,宣景炽又在乱造什么?把会牟如星改成会束如星,是要给她的束带缀满宝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