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5页)

她还以为溶月跟她说这些,是要忍气吞声,让她打消跟皇上状告安嫔的念头呢,原来还是要告状呀。

*

启祥宫正殿,安嫔在听说康熙突然回京之后,不慌乱那是假的,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

她心里安慰自己,康熙回来是看四阿哥的,不是回来看溶月这个小常在的,她为什么要害怕呢。

更不要说,德妃她们又没跟着一起回来,康熙肯定会在四阿哥病好之后,继续巡行塞外,到时候会不会见溶月,那还真说不定。

如此一来,安嫔心里顿时又安心不少,没接到消息那会儿那么害怕了。

新兰这会儿真不知道安嫔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万岁爷都已经回宫了,为什么自家主子还要在那死撑着呢。

难道就一点不怕万岁爷因为徐常在之事,怪罪她吗。

反正她是想不通。

而溶月这边呢,虽然不打算上赶着添乱,但康熙和四阿哥那边的消息,她却是一直派王平打听着:听说康熙回来后,连休息都没来得及休息,就跟带来的御医开始研究治疗四阿哥病症的方案。

身体孱弱的皇贵妃,更是撑着病体,一直陪在身边,康熙让她回去歇着,她都没有回去。

至于安嫔这边,溶月其实也不知道这位是怎么想的,自从康熙回来之后,正殿那边也没什么动静,一切照旧。

如此一来,溶月倒先纳闷上了,看安嫔的架势,这是有恃无恐呢,还是认为她不敢跟康熙告状。

或者说,安嫔已经认定,康熙不会过来看她。

反正想破脑袋,溶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

康熙回来的第一天,就呆在了乾西五所,跟御医商讨四阿哥的治疗方案,直到日落西沉,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乾清宫。

只是刚坐下没一会,梁九功就进来禀报,说宜妃来了。

闻言,康熙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后问梁九功:“宜妃可是说了有什么事?”

说实话,他这会儿疲惫的很,不是很想见宜妃的面。

还有,他前脚刚回乾清宫,宜妃后脚就跟着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刚离开乾西五所,宜妃就在翊坤宫接到他的消息了。

这样的做法,往轻了说是想见他,可往重了说,这就是窥视帝踪,让他有几分不喜。

身为康熙身边的老人,梁九功自然听出了康熙语气中的那一丝不悦,他心头微震,没想到向来得宠的宜妃,竟然在出月子之后第一次见面,就惹得万岁爷有一丝不悦,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忙恭谨的回话:“宜妃娘娘说,她见万岁爷劳累了一天,便亲手下厨炖了人参乌鸡汤,给万岁爷送过来。”

要不说这宫里宜妃娘娘最得宠呢,就凭这份无人能及的心意和眼色,后宫就没几人能比得上的。

果然,闻言后,康熙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那就让她进来吧。”人既然都来了,见一面就见一面吧。

“嗻。”梁九功应声,转头招来身边一名御前太监,让他出去给宜妃传话去,而他自己呢,则是转到坐着的康熙身后,抬起胳膊,亲手给康熙按摩起肩背来,以缓解他身体上所带来的疲累。

乾清宫门口等待的宜妃,听到御前太监出来传话,说康熙让她进去之后,自然是欣喜异常,对着身旁手提食盒的秋菊微微点了一下头,随后便跟在领路太监的身后,向着西暖阁而来。

“见过万岁爷,万岁爷万福金安!”西暖阁内,宜妃仪态万千地蹲下身行礼。

只是康熙并没有睁开双眼,一直微闭着,任由梁九功给他按摩着肩头,只道了一声“起身吧”。

“谢万岁爷。”宜妃款款起身。

对于康熙的态度,聪明敏锐如宜妃,还是多多少少能觉察出来有那么一点不同,但她也很快将康熙的这种变化,归结于两人有一段时间未见,还有她因为怀孕许久未侍寝,两人有些生疏的原因上了。

她一边从身后秋菊的手中接过食盒,放到旁边不远处的炕几上,一边笑吟吟地用着熟稔的语气道:“臣妾知道万岁爷担心四阿哥,但也要顾惜自个的身子才是。”

康熙并未接话,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算是对她话语的回应。

宜妃心思微沉,对于康熙的态度忍不住多想一想,她是不是有哪里做的不对,惹得康熙不悦了。

来之前,她想象中康熙见到她之后的场景,可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高兴的,是欣喜的,然后再开口留下她侍膳,最后呢,顺势让她侍寝,也不是不可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她爱答不理、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

但想来想去,她又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康熙是真的太累了,才会没有心力应付她。

想明白事情真相的宜妃,心思很快转了过来,虽然心里有几分不舒服,但她脸上还是笑意冉冉地叮嘱道:“臣妾亲手给万岁爷做了人参乌鸡汤,趁着现在还热乎着,万岁爷过会儿可不要忘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