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正文完结

新帝今日突然上朝, 朝中不少官吏都在私底下偷偷议论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要事。

这连着议论了很久,也没个准信, 就连政事堂的那几位都不知晓, 所以此时官吏各自都怀着心思, 站在了殿中,手中拿着玉笏,眼观鼻鼻观心。

这位新君不比从前的显帝,看不出情绪也就罢了, 性情也都是旁人琢磨不准的,朝中众臣皆是有些怵他。

昨日夜里下了一点儿雨, 朝官在殿中站了一会儿,才看到那位许久不见的新帝抬步登上高台。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这群人老糊涂了,今日居然从新帝的脸上, 看到了一瞬而过的笑意。

但也仅仅只是片刻而过, 快得仿佛是别人的错觉。

这位新帝少时便为人称道, 一向都无可指摘, 唯一说得上是有些不好的传闻,便是去岁与十一公主明楹的事。

只是到底是不是王氏临死之前的反咬一口, 倒也未可知。

虽有人说他行事不检,但这事毕竟还没有定论,倒也渐渐平息了。

况且此番新帝暗中离京, 就是为了对明氏出手,怎么也不像是当真对那位公主有什么情意的模样。

毕竟是数月以来的第一次早朝,众官也不敢抬头多看什么, 只匆匆一眼就低下了视线, 恭顺立在原地。

今年风调雨顺, 芜州刺史与叶氏抄家所得皆用于民生,并无什么其他的大事。

只有人提了霍小将军今年大获全胜,是否要加官进爵云云,这些事情傅怀砚皆是交由有司处理,只轻描淡写地嗯了声。

其余的也都是一些琐事,之前傅怀砚人还在芜州的时候,送过来的折子,十封里面至少有九封全都是恭问圣安的。

朝中杂七杂八地说了一大堆,傅怀砚看着有点儿恹恹,一只手撑着脸侧,随后问道:“今日还有其他要事启奏么?”

群臣面面相觑,傅怀砚随意地看了看殿下站着的官吏,片刻了才慢悠悠地道:“既然已经无事,那孤今日也来说一件事。”

朝官原本放下的心因为傅怀砚的这么一句话倏而提了起来,众人以目示意,皆是不明白新帝现在要说的是什么事。

难不成又是哪家被他给盯上了?

这么多日,上京城几乎都是平静无波,哪有人敢在新帝眼皮子底下惹是生非的,一个两个的前去长诏宫倒是跑得勤快,就怕这位陛下不知晓他们的忠心了。

所以,听到傅怀砚的这么一句话,朝官皆是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

“现在热孝未过,孤是想着,皇后的人选也该早日定下来了。”

这一句话,无异于平地起惊雷,炸响在群臣之中。

一旁的言官几近热泪盈眶,连忙上前赞道:“古语有云,成家立业,陛下现今于政事之上已经多有建树,后院之中却又始终无人,臣私以为,实在是不妥,现在陛下能够这么想,那便是再好不过了。不如让礼部早些准备选秀的事情,一切当以后宫稳定,子嗣绵延为重。”

这位陛下从来都不按照常理出牌,今日终于说了件大家都应允的好事来,言官自然免不得热泪盈眶。

心中还在想着,陛下这是远走京城了一趟,终于能够体恤朝官了不成。

一旁的人也同样不甘示弱,在旁接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臣也以为,按照陛下现今的年纪,后院无人实在是不妥,上京城中各家都有不少适龄贵女,还并未有婚配,陛下应当善择之,当为我朝福祉永存。”

应和者众,更有甚者,还有议论起哪家贵女合适的。

傅怀砚似笑非笑,腕上的手持被他勾在指间,他稍稍支起身子,看向此时站在殿中的官吏。

“这么说,众卿家,心中已经是有了中意的人选了?”

他这话说得面上带笑,但是熟悉傅怀砚的官吏大多知晓,他这个神色的时候,大多都有些心情不虞。

这立后的事情分明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旁人赞许几声,他却又不虞,旁人哪里琢磨得了他到底在想什么。

现在站在殿中的官吏,但凡家中有个适龄的姑娘家的,多多少少都想过皇后的那个位置。

只是碍于傅怀砚这话问得意味不明,是以也没有人敢当这个出头鸟。

朝中静默片刻,还是有人上前来毛遂自荐,正是京城从前四大氏族之一的宋氏。

现在明氏名存实亡,叶氏又夷族论处,宋氏近来风头无两。

他自然认为,说不得新帝这是在给自己的女儿铺路。

是以现在群臣皆是各有计较的时候,宋氏首先上前,朗声道:“陛下后院无人,臣身为人臣,自然应当时时为陛下忧虑,毕竟虽是陛下的家事,但天家事在上,也不仅仅只是家事,更是关乎整个社稷的重中之重。”

宋氏躬身,“臣不敢妄议其他事情,此番斗胆上前,只是家中尚且还有一位适龄小女,虽才疏学浅,但也饱读诗书,臣并无其他所求,只愿小女能为陛下排忧解难,侍奉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