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结局!

矿分大小, 小点的几十人、几百人就能干,大点的动辄要上千,再大的,几万乃至几十万矿工同时开工也非罕事。

但如果不求一时暴富, 专注细水长流, 大矿也可徐徐图之慢慢开采, 如此不动声色,不引人注意。

只等有经验的老师傅亲自看了, 定了性儿, 后面一系列流程才能展开。

柴擒虎先去工部查了历代相关矿工名录,暗自记了几个退了的, 转头就打发心腹阿德等人按着地址摸过去请。

给朝廷办事水极深, 现在有活儿干的, 未必就是最好的。

而那些早早退了的,本事未必不好。

下衙回家时, 师雁行还在忙店里的事,没回来。

当资本和权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钱生钱就是非常水到渠成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自己不动, 也会有人推着你动。

别人会逼着你赚钱。

现在师家好味都处于这个阶段,但凡放出风去要休息时, 广大食客们便会叫苦连天, 抱怨声四起。

“就是冲着你们来的,怎么能说关就关?!”

“我们这些外乡人,平时就指着这一口儿了……”

“啧, 能赚银子还不好么?你家这许多伙计, 便是轮着休息也够用了, 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关什么!”

更别说从五公县到沥州,再到京城近十家店面,近百个大小经销商挂靠的员工,一个初具雏形的北方镖局,至少上千张嘴,而这上千张嘴背后又可能养活着几万家眷……

说得不好听一点,数万人的温饱,都在师雁行的一念之间。

尤其五公县和沥州,前段时间又开了分店,如今的师家好味俨然成了当地招牌,每年纳税无数,又帮助好些百姓致富,便是官府也不会允许它轻易倒下。

以至于师雁行看着日益增长的个人财富积累,竟有些乏味了。

当你拥有很多钱,许多普通人看来非常艰难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你可以毫无负担地享受一切。

而当享受到达某个峰值,同样的刺激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急剧下跌。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富豪都热衷于作死。

因为钱财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就是单纯的数字,普通的娱乐也真的寡淡无味。

潜在宝石矿的横空出世,既可能是他们来日的后路,也是突然注入的一支强心剂。

就连鱼阵都诧异道:“姐姐近来是遇到什么好事了么?瞧着精神格外好。”

暮色四合时,师雁行终于回家,彼时借住在这里的孟晖正跟柴擒虎说话,见她回来,孟晖起身笑道:“我自去温书。”

说罢,不顾师雁行的挽留,潇洒离去。

柴擒虎笑了一回,与师雁行说些闲话,帮她卸了头上钗环,说起自己的安排。

“……你我的人手大多有用,但凡矿大一些便捉襟见肘。基础矿工可以从当地雇佣,至于看管的人么,我寻思着雇佣一些退伍的老兵,训练有素,令行禁止,人品大多也信得过。”

他手下有几十人,师雁行更多些,也不过一百来人,别说派出去海外,便是如今分散到各处铺面和城外山庄上,也有些不够用。

这事儿师雁行也想过,只是有些担心。

“你父亲手握兵权,你又身居要职,若再招募老兵,会不会有人扣个圈养私兵的名头?”

谁知柴擒虎就笑了,“这才多少!况且咱们也不大张旗鼓的留在自家。”

朝廷常年驻兵数十万,巅峰时甚至过百万之巨,每年因伤病、老迈等各种缘由退下来的不计其数。

难不成还有人见天盯着这些人去了哪儿,被谁招募了?

能活着退下来的老兵拿不到多少安抚银子,坐吃山空就是等死,总得另谋出路。这些人除了打仗、杀人之外,大多没什么本事,好些的去当镖师或护院、保镖,差些的卖苦力,比如随船出海。

上过战场的人见过血,根本适应不了正常生活。

去海外,人少,自成系统,重复的工作简单不需思考,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像极了曾经的练兵打仗,反而更适合他们。

远的不说,就说出海的海船吧,小点的也有两千料,至少需要二三百水手,大些三五千料的加上各处打杂,甚至要上千人!

若朝廷真要计较,岂非个个都有屯兵谋反的嫌疑?

若实施国文,忙都要忙死了,朝廷官员再多一倍也不够使的。

只要没有正经嫌疑,朝廷根本懒得管!

让这些人有点事做,消磨精力最好。

省得一个个作战经验丰富,又穷狠了,逼到那份儿上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听到后面,师雁行自己都笑了。

是了,她还是太过想当然。

别说几十几百人,就算几千人,分散到各处店铺、庄园和海船上,就如泥牛入海,什么也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