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4/4页)

果不其然,有位姜姓君侯因为这件事情求到姜蓁头上,却被姜蓁无情拒绝。

“连跟造船作坊买船都不行吗?”

“不行。造船作坊里的船,本就是不卖的。”姜蓁断然否定。

“那你为什么愿意帮阴阳家的那两个人?”

姜蓁:“我乐意。”

话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

但得不到姜蓁的帮助,众人也不气馁,想出海的人依旧准备出海。

【好奇心害死猫。阿蓁一说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一个个都憋不住了。】

【这不挺好的吗?以后全世界都是咱们的人。这就叫提前布局!】

出海的热潮,是从大学学堂里兴起的,但在全城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学里的学生反而安静了起来。

秋月给名学生一人发了一张表,说道:“这上面的官员或者是衙门,是你们后面这一个月要待的地方,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你们需要融会贯通,在这里学以致用。”

“右相、左相、御史丞……这些官员都将会是我们的老师?”一众学生都瞪大了双眼。

这一波属实是他们高攀了呀。

秋月说说道:“算不上是老师,只是说跟他们学习一段时间。想去哪个衙门,或想跟着哪位大人学习,你们可以在表上写出来,最后我会把这些表汇总,交给王上。到时候王上和各位大人,会根据你们的选择安排。”

这种培养调教手下的事情,姜蓁和大家已经通过气,甚至连哪个学生会跟着哪位官员,姜蓁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毕竟那些学生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有秋月提供的情报,姜蓁都知道。

只是如今有三百多个学生,而姜蓁只会用一百多人,平白无故的淘汰人,对彼此都不太好,所以姜蓁给只能给那些落选的学生们安排一个‘运气不好,没被选上’的答案。

从自己在大学的待遇,这群学生就能看出姜蓁的重视,但能得到姜国重臣的亲自培养,一个个也都兴奋不已,赶紧在表上填写自己最想跟的那位大人。

【看这张表,颇有一种看他们填志愿的即视感。】

【虽然以后他们大概率会去各郡县做官,但大局观还是要在朝廷培养才行,好苗子就得好好栽培。】

【咱们之前准备的那份名单,都不用怎么改,微调一下就行。】

【那个殿试第一名郑青云选择了卫蝉哎,眼光不错。】

【这群人全都想往郭凡、左相身边凑,但其实只有卫蝉这个郎中令才是最接近阿蓁,知道信息最多的人。】

郑青云因为自己正确的选择,进入官场实习的第一天,就直接搬着行李进宫了,第二天早朝,甚至能站在殿外旁听。

而其他学生,这时候只能在各处衙门打杂。

“多听,多看,管住嘴。”卫婵把郑青云安排好,就进殿,准备早朝。

“青云明白。”

今日早朝比较热闹,都邑中尉在早朝一开始就向铁官发难,“军器的制造是重中之重,属于我们的那批精铁,为何迟迟没有拨下来。”

“军器重要,农时也不能拖延,秋收时候收割的农具也很重要……”

“若是产量不够,坊市内为何还有商人买铁?”

“这我可没有徇私,那商贾拿牛马换的,你再等一等吧……”

“再等又要等到何时,只要一问,全都是借口……”都邑中尉一脸不服,忍不住踹了对方一脚。

那铁官也不是吃素的,当场就回了一脚。

都邑中尉再回他一拳,两人直接在殿上打了起来。

军器的事,和武将息息相关,所以黑壮就站在一盘看热闹,没有多管。

但接受到姜蓁的一个眼神之后,黑壮就插入打架的两人中间,单手搂住都邑中尉的腰,抱着离开。

至于铁官,自然也会有人拖着。

郑青云刚加入姜国朝廷这么个大家庭,就在殿外看官员打了一架,若有所思的喃喃道:“原来当初殿试的时候,王上让我们打架定输赢,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