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鸟蛇之争(第2/3页)

如此巨大的湖泊自然与同在非洲的世界第一长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世界第一长河就是位于非洲的尼罗河,而乍得湖恰恰就是尼罗河的发源地之一。

可因为地形的变化,导致乍得湖的水深变浅了。并且因为长期的泥沙淤积导致乍得湖的出口河道被逐步堵塞,久而久之便切断了与尼罗河之间的联系。

被孤立之后的乍得湖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内陆湖泊。

幸好由于地下渗流的过滤作用,时至今日,乍得湖作为一个小型内陆湖,仍然是一个储满淡水的湖泊。

不至于像它的其它同类一样变成布满苍蝇的盐水湖。

【所以缩小了多少?】

【现在面积多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科学家进行过一次测量,当时的乍得湖面积大约为2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在过去的5000多年时间里,乍得湖从一个三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湖慢慢变为了一个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小湖。”

“不过,还有更令人吃惊的呢,乍得湖变小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还在以加速的形式继续着,今时今日的乍得湖只剩下1500平方公里了。”

“没错,在过去的5000年时间里,乍得湖缩小了90%,而在最近的60余年时间中,乍得湖又在其基础上缩小了90%”

【卧槽,这特么的,有点离谱啊】

【牛逼,再过十来年就没了吧?】

“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客观因素,人力无法阻止,那么第二个原因就要归罪于人类自身了。”

“跟很多贫穷国家类似,乍得并未节制生育,人口量近年年巨增,基本的温饱需要得到解决。”

“而乍得共和国的农业畜牧业近乎于零,所以人们就将视线投向了乍得湖。”

“乍得湖没有遭受过任何工业污染,水质优良,鱼类资源丰富,但是再丰富的资源也禁不住毫无节制地开采,就这样乍得湖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破坏严重。”

虽然乍得湖几乎没有遭受工业污染,但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原本是非洲第二大湿地的乍得湖,草木茂盛,植被覆盖率高,但是由于人类砍伐,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乍得湖的蓄水能力。

此外,生活在湖边的人排入湖中的生活污水,更进一步让乍得湖净化环境的能力趋于饱和。

凡此种种,导致这个最大的淡水湖越来越小,或许再过数十年就彻底看不到它了。

毕方还是很庆幸的,庆幸自己还能看到这最后一个绿洲,要是在下个世纪那可就不一定了。

正当毕方和观众聊着天时,面前的情景也渐渐开朗起来。

“应该要出去了。”

“在这样的峡谷中虽然有光线,但因为无法直接看到太阳还是非常容易迷路的。”

并非所有峡谷都像是大裂谷,毕方所处的这个像是撒了一把石子在大地上,密密麻麻,只在石头于石头之间留下缝隙。

也算是比较少见的类型。

眼前的光亮越来越明朗,就在即将走出峡谷之际,毕方却兀。

地拉住了缰绳。

倒不是因为看见了什么,而是听到了一些异常。

无人机的录音功能强大,观众也听到了,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什么声音?】

【听起来像是鸟叫?】

【嘎嘎嘎的,鸭子吗?】

【不清楚】

毕方思索了一下,怀疑道:“可能是鸵鸟,我们小心一点靠过去。”

鸵鸟?

【鸵鸟在沙漠吗?】

【叼】

【我以前一直以为鸵鸟是不可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里面的生物,因为我认为鸵鸟的生存是需要水的,但我后来才知道,鸵鸟在撒哈拉沙漠中奔跑的速度是可以和瞪羚相媲美的生物,完全可以在沙子的最深处获得水源。】

【跑得快和获得水源有什么关系?】

【笨,说明活动范围大啊】

【活动范围大了可不就能遇上水源了吗】

毕方从阿尔法身上下来,贴着岩壁,一点一点地朝着声音发源地靠去。

结果眼前的一幕令他大吃一惊。

修长的脖颈,黑色的羽毛,最最关键的是,庞大的体型!

可遇到鸵鸟并不是什么值得吃惊的事,非洲有着许多野生鸵鸟,可关键在于,鸵鸟的面前存在着另一种生物。

眼镜蛇!

“鸵鸟想要吃掉眼镜蛇。”

躲在暗处的毕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场狩猎。

虽然这些年他走南闯北,可这种近距离观察动物狩猎的场景可不多见,尤其是对方还是鼎鼎有名的埃及眼镜蛇!

要说非洲什么蛇类最出名,那必然是眼镜蛇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