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4页)

陶慧茹依旧是一身浅灰的尼姑衣袍,跟齐景堂的夫人华氏在一起有说有笑。

而琳琅在看到那个陶慧茹的时候,笑意却变浅了许多。

这些日子来,她也是有意无意地在其他女眷的嘴中问到了不少关于这个陶慧茹的事情。

这位陶家四姑姑当真是爱惨了她的夫婿杨毅,就算夫君的名字成为了大晋之耻,不可言说,陶慧茹依旧变相为他守节,不肯改嫁。

楚琳琅听说了那杨毅投降以后,已经是荆国一处部落可汗的乘龙快婿,据说他后娶的那个,也是荆国娇艳的一朵名花。

以前她还会对杨毅这等三娶的传奇经历啧啧称奇,有些不能理解,为何有不俗的女子前赴后继。

可是在知道了司徒晟就是杨毅的儿子后,她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不知道司徒晟与他的父亲有几分肖似,不过看儿子的样子,大抵也能猜到做父亲的是何等俊逸模样了。

一个武功高强,有着不俗战功的英俊武将,若要迷倒个把女子,简直易如反掌。

只是这样一个风流男人,居然是司徒晟的爹,他又是如此不堪地辜负了自己的发妻和长子,甚至将杨家忠臣良将的清誉也毁灭殆尽。

如此想想,楚淮胜居然还不是世间最不堪的爹,也是有够可悲可笑的。

当那位陶家四姑姑的目光拨转过来时,楚琳琅也适时避开了眼神。

于是一群女学的学子和女眷在欢声笑语中上了船。

因为男院和女院都夏休了。所以很多无所事事的夫子也跟着一起随行,不过为了避嫌,他们不跟这些贵女们一条船,在另外一条船上。

那个邋里邋遢的廖夫子也来了,正跟几位夫子立在船头,指着周围的风光吟诗大笑。

看来上次被女学子拔毛的惨痛经历,并没有让廖夫子得到太多的教训。

这位的穿着打扮还是那么放荡不羁。

随着天气转热,夫子又添了新行头,趿拉着一双没跟的布鞋,手里的扇子不停摇晃,将下巴上的长须吹得炸开,让人又有一把拽过来,狠狠梳上几下的冲动。

陶雅姝瞥见这样的廖夫子就浑身不自在,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他身上冷气森森地瞟。

楚琳琅立刻贴心地立在她前面,替同窗遮挡视线,省得再看恼人的景儿。

陶雅姝被她的贴心给逗笑了,也懒得再看那一船的臭男人,与同窗一起展目远眺起了船景山水。

这一路,江水两岸碧山重重,不时有猿猴和山鸟的鸣声传来,当真是涤荡人的心境,让心情分外舒朗。

那夫子的船上最有趣,由着廖夫子带领,几位夫子光着脚儿,挽着裤管垂钓,笑声传得老远,停船歇宿时,还真让他们钓了不少的鱼,给大船上的女眷都添了些新鲜的炖鱼。

这一路且走且玩的舒缓惬意,也稍微缓解了楚琳琅近乡情怯。

她别离了江口甚久,都快忘了老家是什么样了。

如此快船水路走了十多天,当看到了江口熟悉的景致时,楚琳琅还是忍不住心内激荡。

她忍不住笑着对站在身边的关金禾道:“你看!那里就是我小时候卖泥娃娃时站着的河埠头!”

然后她又是如数家珍,说了江口老家久负盛名的小吃名产。

只听得一群没出过远门的小姐们心驰神往,纷纷表示一会上岸,就要买来试吃。

宜秀郡主也在旁边伸着耳听,却不屑地泼着冷水,表示那些摊子上买的贫民食物都脏死了,她娘不让她乱吃东西,白给她,她也不要!

楚琳琅向来不会跟同窗贵女们斗嘴,所以听宜秀郡主说这话,她也假装没听见。

不知道为何,自从她说自己从侍郎府辞工后,这位宜秀郡主对她虽然依旧称不上亲切,却缓和了不少。

后来听关小姐偷偷跟她讲,原来是云家看上了司徒晟,找了人去司徒晟那边透话。

可惜司徒晟还是以母亲孝期为由,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一律不议,让云家碰了个软钉子。

楚琳琅听了,倒是没觉得什么可意外的。

若不是因为这“守孝”的借口,只怕俊俏侍郎家的大门都要被媒婆踏平了。

不过这位宜秀郡主大抵是没有希望的。在楚琳琅看来,也只有像陶雅姝这样的大家闺秀,才配得上司徒晟那样的人。

可他又背负着沉重的秘密,看那样子,一时半会都不会想成家立业。

所以楚琳琅听到有人垂涎司徒晟,都能心平气和,不慌不张。

她觉得自己太坏了!当初惊闻了司徒晟背负的秘密后,竟然有种平白捡了宝贝,可以心安理得独占上几年的感觉。

这种扣着不该属于自己宝物的心思太阴暗,连楚琳琅自己都唾弃自己。

既然刻意与司徒晟分开一段时间,楚琳琅决定不再去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