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制作中式面果!师兄,这就是你说的不精通白案?(第2/4页)

总觉得这样吃没啥问题,但小肚腩却不自觉的长了起来。

林旭扒拉一口米饭,又夹了一筷子得莫利炖鱼,一边吃一边听师兄讲解得莫利炖鱼这道菜的来源:

“得莫利是个地名,在东北松花江边上,村里的人靠打鱼为生,这个村子做的炖鱼很好吃,所以大家就用得莫利这个地名给命名了……”

得莫利炖鱼这道菜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得莫利炖活鱼,做好的做法就是把刚出水的鱼直接炖了。

至于炖什么鱼,这个倒是没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寻常的鲤鱼、草鱼,或者价格更高的海鱼,甚至江团,都可以炖。

不过为了让菜更好吃,应该选择肥实一点的鱼。

这样汤汁更丰腴,香味更浓郁,吃起来也更美味下饭。

今天二号楼选择的这种名叫三道鳞的光板鲤鱼就不错,肉质肥腻,炖出来的豆腐和粉条格外美味。

林旭夹了一筷子粉条放在碗里吃下去,那浓郁鲜香的味道和爽滑的口感,让他有种吃小鸡炖蘑菇的感觉。

之前吃小鸡炖蘑菇时候的粉条,也是这样吸满汤汁,也是如此美味下饭。

“我就不能吃东北菜,每次吃都会吃撑,要经常这样,胃早晚会被撑坏。”

曾晓琪一边愤愤的碎碎念着,一边拼命的往嘴里扒拉米饭。

没办法,太好吃了。

两道都是典型的下饭菜,而二号楼的米饭又是出了名的好吃,这种情况下,任谁也忍不住啊。

饭后,林旭和曾晓琪坐在外面喝茶水,谢保民则回到厨房,把要用的食材装起来,装了好几个鼓鼓囊囊的袋子。

“这都啥东西啊师兄?”

林旭看着几个袋子里好像都是苹果和雪梨之类的水果,表情有些疑惑。

咱是拍美食节目,不是去敬老院慰问啊。

带这么多水果做什么啊?

而且你不少要做面果吗?带这么多真水果,是打算用它们救场吗?

谢保民笑着说道:

“这些水果是做馅用的,把苹果去皮去核后打成蓉,再加点梨进去在锅里慢慢炒,把水分炒干,体积也会缩水一大半,几乎三个苹果一个梨,才够做一个面果的馅料。”

听起来挺浪费啊。

既然这样还是干脆吃水果算了。

就跟前两天网上的专家算月饼热量,说一个月饼的热量和五根炸鸡腿的热量相等,劝大家少吃月饼。

真是笑死,我直接吃炸鸡腿多好。

还啃什么月饼啊。

把要用的食材全都搬到车上,谢保民开着自己的卡宴,跟着林旭的X5缓缓驶出钓鱼台,一路前往燕京市电视台。

到了台里。

节目组的人已经就位,就连耿立山也从家里匆匆赶来。

中式面果啊,而且还是钓鱼台的总厨亲手制作,这真是让人期待。

把要用的食材提到拍摄场地内,林旭突然觉得挺麻烦的,他看着曾晓琪问道:

“咱要不直接设置个食材供应商吧,需要什么食材让对方送,不然这么搬的话真挺累人的。”

他这么一说,曾晓琪也觉得每次都让厨师自备食材怪麻烦。

既然总厨们担心食材品质问题,那找个高端食材供应商不就妥了嘛,这样菜品有品质,总厨们也不用来回搬食材了。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自然是有的,老黄早就等着跟美食节目合作,希望开拓一下京城的高端食材购买群体。

趁着这个机会,林旭给老黄打了个电话,让他抽空来电视台谈一下合作的事儿。

收了人家那么多高档药材,终于找到了一个投桃报李的机会。

忙完这些事儿,谢保民也已经把要用的食材给摆了出来。

中筋粉、澄面、泡打粉、酵母、吉士粉、白糖、猪油、可可粉、红菜头、土豆粉以及一大堆苹果和梨。

原本林旭是不打算参与录制的,只想等面果做好后给自家沈宝宝带两个回去。

但谢保民换上厨师服后说道:

“师弟,这面果的工作量挺大的,等会儿伱跟我一块儿拍摄吧。”

“那……那行啊。”

林旭也没扭捏,当即去隔壁更衣室换上了自己的厨师服。

换好后,曾晓琪也化完妆过来了。

开始拍摄。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由林旭介绍师兄谢保民的身份。

接着,谢保民简单讲了一下面果的发展,便进入了准备环节。

面果想要好吃,离不开果馅。

谢保民一边拿着菜刀麻利的削苹果一边说道:

“中式高端面果讲究什么果子用什么馅,今天咱做苹果,就用苹果做馅,要是做大枣,那就用枣泥儿做馅。”

所谓的面果就是用面做成的果子。

在传统的中式烹饪中,面果一向都是达官贵人喜欢的小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