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驴肉火烧的区别!沈佳悦:长这么大从没听过这种要求!(第2/4页)

两种火烧到底哪种最好吃他不知道,倒是师兄的叙述,让他都想尝尝。

不过今天没做酱驴肉,眼下只能先做保定驴肉火烧了。

回头有时间了再做河间驴肉火烧也不迟,反正只要有驴肉,怎么吃都好说。

这会儿面还得先松弛半小时以上才能做火烧,趁着这个时间,林旭把周三请客的事情告诉了师兄,让他到时候尽量过来帮二舅撑场子。

“没问题,最近钓鱼台也不忙,我一般下午就没事了,而且咱跟刘正宇也是老朋友,那天说啥也得多跟他碰两杯。”

除了师兄之外,耿立山、崔清远、廖金明、叶立信等人都已经通知到位,周三下午他们都会提前过来。

请人喝酒有规矩的,假如是受邀者,可以稍稍晚来一会儿,让请客的人做好充分准备,免得来早了让人家忙手忙脚的。

而被主家邀请来陪客的,则需要早来一会儿。

你是帮主家招呼客人的,可不是来当贵宾的,要是受邀者都来了你还在半路上,这是非常失礼的。

中国是人情社会,这方面的学问很多,可以不在乎,但得懂,否则容易闹笑话。

“老板,肋肉和腱子肉全放进卤汤里吗?”

正聊着,车仔来了。

刚刚送来的驴肉将近三十斤,全放进卤汤里有点够呛,毕竟还有个大驴头没往里放呢。

林旭说道:

“留一半吧,等会儿掺着驴油的油渣,蒸点驴肉包子。”

正常来讲,新鲜驴肉更适合做成驴肉蒸饺,但这玩意儿包起来太麻烦,而且还是死面的,吃多了消化不好。

相对来说,发面蒸的包子就对胃友好多了。

走出面点部,驴头也收拾妥当,这会儿朱勇正在给驴头焯水。

焯完水还要再清洗一遍,比较麻烦。

但付出与收获成正比,驴头的滋味不比猪头逊色,某种程度上甚至远超猪头。

一个三十多斤的驴头,卤好差不多能有十斤纯肉,这些肉因为部位不同,滋味也各不相同。

把驴舌、驴脸、驴耳、驴脸、驴唇、驴脑等部位分别做成菜,一同摆上桌,就是鼎鼎大名的驴头宴了。

下午四点。

沈国富从办公室的酒柜里搬出一箱差不多存放了十来年的五粮液,让邹城放到宾利后备箱里。

刚要关上酒柜的门,觉得一箱酒不太够,又拿了两瓶老汾酒。

虽然现在五粮液茅台等酒厂都宣传自己的地位有多高,但实际上,当年开国第一宴采用的白酒,跟这两家完全没关系。

当时喝的的是汾酒和竹叶青。

老沈对度数相对低一些竹叶青没多大兴趣,相对来说还是更喜欢汾酒。

尤其是陈年的玫瑰汾酒,价格已经高到了非常离谱的地位,要不是今天有驴板肠,加上喝酒全都是自家人,他自己都舍不得喝这么贵的酒。

把两瓶酒装到袋子里,他提着离开办公室,来到楼下停车场,邹城已经把酒放好,接过车钥匙,老沈便开着车离开地下车库,前往人民医院,接老婆下班,然后痛痛快快的喝酒吃肉!

今天不需要舍弃孩儿他娘就可以吃到驴板肠,所以一定要过过瘾。

而另一边,陈燕她们几个在银杏园玩了一下午,每个人跟羊驼、孔雀、梅花鹿和小矮马都来了亲密接触,拍了一堆照片。

被墩墩嫌弃小短腿的白色矮马是众人的焦点,几个女孩子全功率运转CPU,给这匹小马起了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小白。

嗯,她们取了一堆别的名字,什么追风、闪电、白龙什么的,但想想跟这匹小矮马的气质不符,索性改成了更朗朗上口的小白。

“小白,我们回去了啊,过两天再来看你。”

陈燕摸着小矮马的脑袋跟它告别,顺便将手中的胡萝卜塞过去。

这是她们一下午摸索出来的社交方式,直接交流的话,小矮马谁都不搭理,但只要拿出切成条的胡萝卜,就立马变得热情起来。

那谄媚的样子,连墩墩看了都直嫌弃,觉得有辱马格。

“宝贝,咱也走了,你爸爸妈妈在店里背着你吃好吃的呢,走走走,赶紧上车。”

墩墩一听,没有立即动身,而是跳到一边,用爪子扒拉了一下自己的零食包。

天大地大,猫猫的零食最大,可不能落在这里了。

曾晓琪帮它拿起来,笑着说道:

“上车吧小宝贝,姨妈帮你拿着。”

“喵~~~”

墩墩道了一声谢,随即便上了陈燕开着的帕拉梅拉。

曾晓琪跟父母告了别,随即便拿着墩墩的包上了陈燕的车,林红旗和陈美娟,则是坐在了米岚开着的牧马人上。

今天吃驴肉,米岚也打算去尝尝鲜,顺便看看林记美食的菜单上,有没有适合在银杏园上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