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口感细腻的肝膏有多好吃?墩墩都被馋得喵喵叫!(第2/4页)

很快,一股浅红色的汁液,就从纱布那细密的网眼渗透出来,淋到了盆里。

纱布将肝泥包裹成了一个大球,老戴用力挤压着,一边挤压还一边将纱布的四个角拧在一起,免得纱布开裂。

在这样的挤压下,纱布裹成的球越来越小,等终于挤压不出汁液的时候,老谢拿来了一个榨果汁用的手动榨汁机。

将纱布团放进去,用榨汁机再挤压一遍,总算将最后一丝汁液给榨了出来。

盆里的汁液有小半盆,这些就是肝膏了。

而纱布里剩下的,像是一团没了水分的沙土一样。

老戴刚要扔掉,却被谢保民给拦住了:

“这玩意儿可是顶级窝料,不能扔,等会儿给老孙头吧,帮助他摘掉空军的帽子。”

猪肝本就是鱼类比较喜欢的食材,里面又有蛋清,这么一团窝料打下去,估计河沟里的大鱼小鱼全都会把持不住。

毕竟哪条鱼能抵抗住这种诱惑呢?

“这就是肝膏吗?”

朱勇凑过来,端着盆看了看,感觉里面就是一盆西瓜汁和牛奶的混合物,看起来红艳艳的有些浓稠。

谢保民说道:

“这个阶段应该叫肝汁,等上锅蒸制变凝固了,才能称为膏。”

戴建利撸起袖子说道:

“接下来这个是大工程,得大家一块儿下手。”

他让朱勇搬来一摞大号碟子,拿来一卷保鲜膜,对帮厨们说道:

“现在把保鲜膜铺到碗底,铺平整,别有遗漏的地方,铺好用刷子刷一层粉猪油,把这些做完,才能上锅蒸制。”

肝膏汤一般都是单人的例汤,这就要求在做的时候,尽可能把肝膏的大小控制在单人份量。

大号碟子盛满,恰好可以满足一个人食用。

而且碟子大小的肝膏,盛到汤碗中,再加入清汤和竹荪,正好搭配,要是肝膏太多,就不是汤了,应该叫肝膏饭。

大家开始忙活,老戴拿来一个蒸盘,将铺上保鲜膜并抹上猪油的碟子放在蒸盘上,摆放整齐后,用勺子舀着盆里的肝汁往大号碟子里盛。

盛满换下一个。

所有碟子全都盛满,他用一个密漏把将碟子表面的气泡撇出来,这才小心端着蒸盘放进蒸柜里,关上柜门,顺便设置了一个六分钟的倒计时。

要是用蒸锅进行蒸制,至少得八分钟才能保证蒸透。

但蒸柜的气密性更好,蒸气更足,基本上六分钟就能蒸透。

趁着这个时间,戴建利开始给控好水的竹荪改刀。

竹荪切成两厘米左右的段,切好放在筐里,等会儿做肝膏汤的时候放进去点缀用。

戴建利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竹荪的改刀花样非常多,除了常见的圆形小段之外,还有圆形长条、扁形长条、小菱形段、大菱形段等等,可以自由选择。”

改刀完毕,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帮厨们说道:

“做烹饪,一定要有想象力,不要被自己的思维局限住,多看,多做,多练,积累够经验,就可以天马行空的搞创作了,这跟艺术一个逑样,只要基础打好,想怎么放飞自我就怎么放飞自我。”

很快,蒸柜倒计时结束。

林旭戴上隔热手套,打开柜门,将蒸盘从里面端了出来。

不能总是让老戴动手,既然跟着人家学,就得拿出学习的态度。

端出来后,林旭才发现,大号碟子里原本的红色汁水,此时全都凝固变成了淡淡的粉色,看起来很可爱。

这么多碟子摆放整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女孩子化妆用的粉饼一样。

庄一舟笑着说道:

“这个颜色,很卡哇伊啊。”

朱勇点了点头:

“传说中的猛男粉,不过看着挺漂亮的,莫名有些赏心悦目。”

戴建利看着林旭问道:

“这会儿开始蒸,还是等会儿啊?”

现在只是把肝膏做了出来,距离变成肝膏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蒸制。

这次蒸制,就是带清汤隔水蒸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时间也很短暂,大概十分钟左右就行。

不过蒸好后,就不能等了,得趁热赶紧吃。

所以这道菜,一般都需要客人到齐了再做,免得错过最佳食用口感。

林旭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这会儿已经快五点了,又给耿立山和崔清远发消息问了一下,得知马上就到,便对戴建利说道:

“现在开始吧,他们快到了。”

一听这话,老戴便忙活起来。

他拿来一个个汤碗,将碟子的肝膏扣进去。

因为有保鲜膜的缘故,再加上抹了一层猪油,使得这些肝膏特别容易脱模。

将肝膏一个个倒进小汤碗中,每个碗里再摆上两根竹荪段,接着兑入一些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