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2/3页)

我国平均每天就有两万多人死亡,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哪怕是小到以村级为单位,也基本每个月都有人去世。

江文东与江文西兄弟命不好,他们的母亲与奶奶都早早去世,父亲与爷爷也先后瘫痪在床,这也是兄弟俩先后成为龙山村光棍榜榜首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正常的发展,没有江枫这个媒人大师的帮忙,这兄弟俩十有八九都要打一辈子光棍了。毕竟他们自身条件以及家庭条件真的太惨了,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进这样的家门。

如今,兄弟俩老婆有了,儿子也有了,虽然兄弟俩在村里打零工(以前没结婚的时候,兄弟俩是轮流外出打工,结婚后兄弟俩不想跟老婆分开,便留在村里打零工,只要能赚钱,什么活都干)的收入并不高,但因为夫妻恩爱,就连喝水感觉都是甜的,所以兄弟俩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

不过,让江文东与江文西兄弟没有想到的是,国庆节刚刚过去,他们瘫痪了多年的父亲与爷爷,竟然在同一天晚上先后去世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瞬间就引起了全村的大讨论。

“唉,说句不该说的话,这对父子总算是走了,这么多年来真的是苦了文东跟文西这兄弟俩了。”

“谁说不是呢,这么多年我们都看在眼里,要不是小枫帮忙的话,这俩兄弟到现在都还在打光棍呢!”

“所以说我们当父母长辈的,要死就死得干脆一点,要不然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终归是害了自家孩子。”

“看你这话说得,人老了无病无灾的死去,不给子孙留负担,这是谁都想做到的,但生老病死这种事情也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我也知道这话说得不现实,其实这种事跟家门旺不旺有关,家门旺的父母长辈去世都比较干脆,哪怕是遭遇意外而死,也能为子孙换来一笔不菲的赔偿,更别说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负担了。

而那些家门不旺的,父母长辈即便是死也死得拖拖拉拉的,基本上都要把子孙后代的家底都掏空了才肯蹬腿。”

“这话说得有道理,之前文东文西他们家就是家门不旺,所以他们的母亲跟奶奶都早早的就去世了,然后父亲跟爷爷又先后瘫痪在床,这确实是家门不旺的表现。”

“说起来,文东跟文西兄弟真的够孝顺了,端屎端尿任劳任怨的照顾了父亲与爷爷这么多年,现在他们这一走,这兄弟俩也算是解放了,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这个确实,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文东跟文西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瘫痪的父亲与爷爷,在这方面村里真没几个人能跟他们兄弟比的。”

“父子俩一起走,这也算是少见了!”

“……”

村民们议论纷纷,对于江文东与江文西兄弟,评价都非常高。

江文东与江文西自然没有听到村民们的议论,父亲跟爷爷一起逝去,让他们意外的同时,也感到悲痛不已。

不过,悲痛归悲痛,丧事还是要办理的。

他们的叔叔以及姑姑在接到消息后,也都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父子俩同一天去世,这在龙山村堪称百年难得一见,很快便传得整个青河镇都知道了。

江枫在接到消息后,只是给江文东与江文西兄弟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兄弟节哀,并没有特地赶回去参加他们父亲与爷爷的葬礼。

尽管江枫跟他们兄弟都是同一个祖宗,但毕竟是出了五服的,而根据龙山村这边的丧葬习俗,出了五服的族人,办喜事可以邀请人家来参加,但办丧事的话,除了那些帮忙做工的人,其他人一般就不邀请来参加了。

在跟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江枫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道:“文东跟文西兄弟这么多年一直被瘫痪在床的父亲与爷爷束缚着,一直赚不到什么钱,如今他们父亲跟爷爷这一走,他们就相当于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以后的日子不说一飞冲天,但也肯定比以前要好过很多了!”

江母道:“嗯,村里人都这么说,他们兄弟为人本分,做事勤快,真的不比谁差,如今负担尽去,以后他们兄弟的日子差不到哪里去。”

……

包办婚姻在我国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影响力极其深远。

直到解放后,国家才开始提倡男女自由恋爱,但还是有很多人的思想没能改变过来,尤其是在农村,包办婚姻仍旧大行其道。

真正的思想转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上个世纪的1981年,市场报登了新中国首例征婚启事,这则征婚启事被看作是改革开放的象征,甚至就连新华社都就此对外发了英文通稿。

随后,路透社、朝日新闻、美联社、巴黎电台等外媒也陆续播发,报道把征婚启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这放在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