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见。”

陛下竟然来了……

众贵女掩下心中的诧异,连忙见礼:“臣女参见陛下。”

当今陛下从做储君的时候就不喜这些闺阁女子的宴会,今日怎么过来了,而且还来的是丞相府,难不成陛下真对楚子怡有意。

与众贵女有着同样想法的便是郑姝凝,她轻轻抿了抿唇,之前她就听说丞相府姑娘是当作准太子妃培养的,今日丞相府举办赏梅宴,帝王就巴巴地过来,他该不会是来替人撑腰的吧。

谢宴辞视线未在众贵女身上停留,他轻轻摆了摆手:“起来吧。”

众贵女:“谢陛下。”

待那精致名贵的靴子走过去之后,楚子怡迫不及待的起了身,她就知道陛下心里肯定是有她的,若不然怎么会来丞相府。

浅浅露出一抹笑容,楚子怡就要上前。

而帝王看都未看她一眼,随手接过李公公呈过来的茶,接着,谢宴辞不紧不慢的开了口:“郑七姑娘。”

这一声“郑七姑娘”惹得在场的人都去看郑姝凝,她们只顾着猜陛下为何来丞相府,却忘了前几日陛下已经立了郑姝凝为贵妃,这里面最能跟帝王说话的应该就是郑姝凝了。

这时楚子怡的神色就很难看了,她方才光顾着高兴,却忘了这里还有一个人。

郑姝凝听到帝王富有磁性的嗓音,深吸一口气,才往前走了一步,随后跪下叩拜:“臣女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是府上最小的姑娘,所以平日很少出门,更别说与皇室中人有瓜葛了,这是她第一次见帝王,难免有些局促。

院中寒梅盛放,香气浓郁,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郑姝凝身上。

谢宴辞懒懒地抬了抬眼,见眼前的姑娘纤腰袅袅,一副婉约柔和的模样,扬声道:“郑七姑娘免礼。”

“谢陛下。”郑姝凝起了身,眸似秋水,眉如翠柳,端的是柔婉含情,娇美盈丽。

谢宴辞轻轻挑了挑眉,他就让她起个身,她便脸红了。

就知道一早对他图谋不轨。

郑姝凝接受到帝王的眸光,如往常一般婉约的站在旁边。

这位年轻帝王,确实是如传闻一般,不是很好相处。

谢宴辞视线在她身上多停留了下,问:“你们方才在做什么?”

楚子怡连忙上前,羞涩地道:“回陛下,我们方才是在作诗,然后有两副诗作不分伯仲,所以就在商议。”

她总算是能跟帝王说上话了。

楚丞相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他这女儿,平日里是最注重规矩不过,今日是怎么了,回话前竟然不先行礼。

好在谢宴辞并不在意这些,他将茶盏搁在一旁,嗓音微扬:“哦?”

楚子怡克制着内心的情绪,笑着解释:“是臣女与郑七姑娘的诗作。”

谢宴辞朝李公公看了一眼,李公公拖长着语调道:“呈上来吧。”

丫鬟赶忙将托盘呈上去,李公公伸手接过:“陛下。”

谢宴辞骨节分明的手一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郑姝凝的寒梅诗,其中一句是“寒梅正气浓”,他笑了笑:“朕觉得郑七姑娘的诗别有一番韵味,楚爱卿觉得呢?”

这是连楚子怡作的诗看都不愿看了,楚子怡神色难看,陛下这是在见郑姝凝第一面就打算帮她。

陛下是何等的尊贵,竟然会喜欢上郑姝凝这么无趣的一个女人。

郑姝凝也看向帝王,倒是不知道帝王会帮她,一时怔然。

楚丞相尴尬的笑了笑:“回陛下,微臣也觉得郑七姑娘这首诗作得不错。”

帝王有意偏袒,他们做臣子的还能怎么着,难不成执意说他女儿作的诗更好,早知道他今日就不邀帝王过来了。

因为陛下对他女儿根本就没那方面的意思。

谢宴辞开了口,那这胜负便直接定了。

楚子怡等人脸一黑。

虽不知帝王为何帮她,但郑姝凝还是很感激的,她嗓若莺啼的开口:“多谢陛下。”

“前段日子璃国进贡了不少珍珠首饰,李公公记得给郑七姑娘送去。”谢宴辞点头,略有些担心他的清誉不保,谢宴辞起了身:“楚爱卿,朕随你去府上走走。”

楚丞相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连忙道:“小女对丞相府……”

谢宴辞脚步一顿:“郑七姑娘陪朕走走吧。”

郑姝凝眉眼一眨,要不是她清楚的记得她跟帝王是不认识的,光听他这语气,还以为他们都认识好久了呢。

“是,陛下。”迎着众贵女的目光,郑姝凝朝谢宴辞走去。

楚丞相再次尴尬,李公公都不愿再去看楚丞相了,往日楚丞相可是最能揣摩到陛下的意思,也不知道今日是怎么了,老是去做些陛下不喜欢的事情。

一行人就这么离开了寒梅院。

楚子怡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是她向楚丞相提议的让帝王来丞相府,为的就是让陛下对她另眼相看,谁知道陛下的眼里就只有郑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