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波未平

“那我不管!”冯家的可比她更泼辣:“没人就还钱。”

“没钱!”二伯娘咬牙硬挺。

温润淡淡的道:“那就告官好了,这是诈骗银钱。”

张大爷身为村长,也在一旁敲边鼓:“可不是,这衙门就是干这个的!”

王大志家里肯定有钱!

张大爷可知道,他们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哦。

不然也养不出来一个败家子儿,家里要是没钱,那赌场也不会“相中”那小子,他们在设套之前,也会详细地调查那户人家的底细。

王大志家里肯定有钱,谁家没二十两银子应急的啊?何况王大志家住在县城里头,只是没有拿出来而已。

而温秀才看样子也不好惹,别看一个脏话没说,可将王家与王大志撕撸开,是两个“王”家,同姓但是既不同宗也不同族,血缘关系算什么?在礼法上来说,就站不住脚。

何况两家恩怨,多少人都知道。

血缘关系是有,但自父辈那里就分了家,最多算是一门,多少年不走动的血亲而已,怎么说都站不住脚的。

二伯娘仗着的无非是温润是她替王珺“娶”回来的,谁知道温润都要恨死她了,自己无所谓,他要不来,这三个孩子就惨了。

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主意打在王玫的身上,小姑娘吓得脸都白了,养好的气色都不见了。

瑟瑟发抖的躲在两个弟弟的身后,可怜巴巴的,温润都要气死了。

“对啊,你可立有字据。”冯家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就给钱的,是二伯娘说此事能成,但是要先拿聘礼银子。

冯家的就立了字据,二伯娘是个妇道人家,第一不认识几个字儿,第二也是着急救儿子,当时说好了,此事不成,钱就得还回去。

但是当时二伯娘可有信心了。

一个区区小女孩子,送去当童养媳不是很好吗?还能剩下一人的口粮,温润一个秀才,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白白养着这三个小的,心里指不定多犯膈应呢。

弄走一个是一个啊!

她还有意跟媒婆儿打听,谁家想养一个小女婿?这样的小女婿,一般都是上门婿女。

王珏跟王瑾都不错!

她不是不想卖了他们,可惜,不能。

要是能的话,早就卖掉了,还能容忍他们长到这么大?

“我……当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二伯娘急了:“当时你们说那是谢媒钱跟聘金。”

“谢媒钱我们冯家给了一吊钱,足够了。”冯家的更不高兴了:“聘金是二十两银子,这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想赖账?我们冯家的银子你也想昧下?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两个人眼看这就要吵起来了。

温润喊了一嗓子:“要吵架滚出莲花坳吵去,别在我家门口,烦不烦?”

“就是,别打扰了温秀才的清净,走吧!”张大娘也开始赶人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道:“走走走,一边儿吵去。”

“就是,堵人家门口吵架算什么玩意儿啊?”

“真不要脸!说的挺好听,实际上还不是死要钱?”

村里的妇人能懂什么?她们不吝啬各种激烈的语言去抨击二大娘的用心险恶,反正最后三个女人趾高气昂的来,灰溜溜的离开。

温润朝周围拱了拱手:“多谢诸位乡邻帮助学生,保得小妹安稳。”

“温秀才客气了。”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就是,都在莲花坳住着呢。”

“莲花坳人少,但是不能心气也跟着低。”这是张大爷的原话。

温润抱起小妹王玫:“小妹,跟诸位道谢,你这次能不被人卖了,多亏了大家的帮助。”

他没说自己的功劳,但是知恩图报,一定要孩子记牢。

“王玫谢谢长辈的爱护。”王玫小小的一个女孩子,被温润养的不错,可爱的童音也十分清脆,只是看着她吓坏了的样子,抱着温润的脖子不撒手,就知道这小女娃儿也在害怕,害怕这个哥夫真的送她去当童养媳待年。

“乖啊!”

几个感性一些的妇人已经红了眼睛。

在门口说话不是个事儿,温润请大家进去喝点水,这些人却客气了两句就散了,温润有些不解。

张大爷看出来了,就告诉他:“眼看着秋收了,大家都在打理农具,没时间闲聊的,过几天就要给牲口上夜草了。”

给牲口上夜草就是给牲口们养膘,这是要干大活儿的前奏。

“哦,学生明白了。”温润抱着孩子弯了弯腰,送走了张大爷他们老两口,带着三个孩子进了屋里,妹妹一直是抱着的,直接放在炕上,脱了小鞋子:“不怕,以后她们都不敢动你了。”

王玫到了这个时候,才“哇”的一声哭出来:“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