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小三元

“我知道,但是他在这里待不久。”温润道:“给他行个方便,我们也结一个善缘。”

“行,我知道了。”鲁明点头:“还没恭喜呢!”

“咱们俩就别客气了。”温润道:“这次来就是为了考试,现在完事了,回去了。”

“不是,如玉贤弟,有个事儿,要说一下,这最近的风气不对啊!”鲁明是个商人,他的嗅觉也很灵敏。

开的买卖这么大,他也怕暴风雨。

“无妨,只是一些事情,不是咱们能打听的,老实的做买卖,别参与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温润告诫他:“记住,低调发财。”

“知道了!”鲁明点头。

吃过了饭,温润该办的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

依然是一路的舟车劳顿,但是这次不同,来的时候,兴致勃勃,走的时候,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是温润肯定不是犯愁的那个。

吴山长已经高兴的不能自己,晚上就对着江面喝点小酒,高兴地哼唱小曲,还跟船老大显摆,他们永宁县出了一个小三元。

一路顺风顺水的回到了永宁县。

永宁县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事情。

欧震县令带着人,在五里坡那里就迎接他们了。

看着中了秀才的八个人,欧震县令也激动地有点语无伦次了:“好,好!”

“县令大人,不负所托!”吴山长老大一年纪了,还意气风发的厉害:“我们永宁县,也有小三元了。”

“是,是!”欧震县令给他们一鞠躬:“多谢诸位学子的努力,为我永宁县增光添彩。”

“大人客气了。”这些人都是演练过的,倒也整齐的回了一礼。

这帮人回到了县城,县令大人亲自请他们吃席面:“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不要骄傲也不要气馁,下次再去考就是了。”

温润也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就当累积经验了。”

“温雅士这句话说的不错,就当累积经验了,下次再去考!”欧震县令对这些人,还挺有信心,关键是这群人里,就没有超过三十岁的,一般超过三十岁还没考上的,在永宁县,就不考了。

因为考不起也无法再考了,干脆回家去吧。

一群人吃的非常开心,县令大人果然是八面玲珑,跟吴山长一唱一和的,将所有颓废的人都激励了一番。

甚至县令大人还给每一个去考试的人,都发了点东西,虽然不是多昂贵,但是代表了他的一番心意。

考过了,成为了秀才,温润也放下了一份心事。

报喜的也去了莲花坳,温润给的赏钱的确是很丰厚。

莲花坳彻底沸腾了!

考了五个,都考上了,还有一个小三元。

当天老刘家就拆了门房,他们家出了一个秀才,可以“改换门庭”啦!

老杨家也是如此,但是老王家不用,他们家本来就够好的了。

还有张大爷家,他们家也改换门庭了,高兴地张大爷一口气放了七八串的鞭炮,杀鸡宰鸭子的,热闹的堪比过年。

温润回了家,却吩咐陈强家的,给五个孩子准备行李卷儿。

“要做什么?”这家里人正高兴的时候,怎么就要准备行李卷了?

“送去县城里的书院读书。”温润道:“等到他们在书院读个一年半载的,休假的时候,再回来继续读。”

“哦,这就去准备。”陈强家的赶紧去忙活。

考中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喜信,且他们更有信心,自家孩子也能考中。

毕竟都是一个先生教的嘛!

在七月份的时候,温润将五个孩子连带着他们的行李卷儿,都一口气送去了县城。

永宁书院早就准备好了他们的住处,五个人住在一个监舍里。

在入学的第一天,吴山长就说了:“入学后,生员要专治一经,以礼、射、书、数设科分教。”他说的即是课程分为四类:

一是”礼科”,包括经、史、律、诰、礼、仪等,生员必须熟读精通。

二是”射科”,乃是朔望日演习射法,由长官引导比赛。

三是”书科”,要求生员练习书法,临名人法帖,每天练习五百字。、

四是”数科”,要求生员必须精通九章算术。

虽然每科都有课试,并分等给与赏罚,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必须下苦功夫的,只有”礼科”和”书科”,因为这两科涉及科举么。

书科自不消说,你要是字写得一般,任凭文章花团锦簇,也不能入得了考官的法眼。

而要练得一手好字,非得持之以恒不可。

礼科更是直接对应将来的科举考试题目。

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形式基本上一样,都是考三场,每场三天。

第一场制义七篇,也就是作七篇八股文,其中从四书中出三题,所有考生必做;从五经的每一经中各出四题,士子各选一经,加起来一共是七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