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提亲?做梦!

送走了客人们,温润松了口气:“可是办妥了。”

“这可真够热闹的!”王珺瘪嘴:“及笄礼啊!”

“热闹还不好?”温润扭头看了他一眼,发现这家伙,有点酸溜溜啊。

“热闹,热闹,花销也大。”王珺还是一副嫉妒的嘴脸:“以前在老家,谁家闺女会举办这么一个及笄礼啊?都是到了十五岁之后,就有人来提亲了。这可倒好,连奏的什么乐,就商量了半天。”

那《梅花三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他是有听没有懂。

“以前咱们家是普通门户,现在咱们家,可是将军府!”温润道:“咱们家没有父母双亲,妹妹那可是丧母长女,没有什么好的教导,哪怕咱们知道,妹妹的教养,比一般的闺秀都要好,可谁知道呢?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怕出去也只是跟一群小姑娘们在一起,兰心蕙舍那种地方,扫地看大门的都是妇道人家,上哪儿认识男人去?没人知道咱们家大小姐的美名,如何能来求娶?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没有好的名声,谁家会来求?都是奔着你王将军的名头来的,没了你,妹妹岂不是要在婆家吃亏?何况势利眼的人家,可不是什么好选择。”

听的王珺也不醋了:“我肯定都会好好的当这个将军。”

守城将军嘛,有什么的啊?他当的挺好。

“再说这举办了及笄礼,请来的人,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那些主宾之类的夫人也不是白请的,一旦有人去打听咱们妹妹,她们肯定说好话啊,毕竟这也算是她们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啦。”温润又道:“何况我们举办的及笄礼如此隆重,是我们家对妹妹的看重,大家都知道,老王家这一代,只有这么一个闺女,我也说过了,嫁妆丰厚,只是想多留妹妹几年,这样我们能慢慢的挑选。”

“是挺隆重的,光是奏乐就商量了半天。”王珺旧事重提:“有必要那么精细么?梁二说好几天没见自己媳妇儿了,独守空房。”

“这应该是形容女子的四个字。”温润一脸黑线:“这奏乐当然重要了,代表的是妹妹本人的情操,本来辛夫人选了《清平乐》,可是我觉得寓意不好。”

“不是挺好的吗?”《清平乐》啊,他都听过。

“好什么呀?”温润挑剔的道:“大面上看是挺好,可细细品味,没一样好的,我家妹妹不求什么胸怀天下,只要好好地做个小女子就行了,责任越大,压力越大,何况她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其实是他嫌弃《清平乐》没一个吉利的,最好的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那种情况,才不要王玫小姑娘吃苦受罪,最后就为了得一美名,实惠都没了。

“那我听你们讨论过《平沙落雁》啊?是欧震夫人提起来的吧?”王珺对自己的妹妹及笄礼,也是很关心的。

“也不好!”温润更是一口回绝了:“你知道《平沙落雁》这曲子吗?”

“我上哪儿知道去?”王珺拉着他的手,俩人慢吞吞的往回走:“我就听人提起过几次,记住了。”

因为这个名字好记啊。

秋天那会儿打猎,他还特意去了有沙地的地方,一片平沙,看有没有大雁落下来,结果很不好,没大雁落下来。

温润告诉他,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

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

即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

远远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最後又复归於和谐恬静的旋律中。

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古琴的泛音、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运用,使得乐韵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

“这不是挺好的吗?”温润这么一说,王珺顿时心驰神往了一下。

“好什么好?”温润呲牙:“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这首曲子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王珺一听,一个头两个大:“这一首曲子而已……不至于吧?”

还牵连到了朝廷,而且这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平沙落雁》又叫《落雁平沙》。”温润告诉他:“有三十几个曲谱,八十多首作品,可是没有一个是美满结局的,要么就是经历坎坷,我可不想妹妹有这样的命运,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