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中秋画舫

“这是《纪效新书》。”王珺扫了一眼那本书:“这里的一些战例还是很精彩的,温润给我讲过。”

《纪效新书》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前朝。

温润觉得这个可能更贴近王珺的生活。

虽然是讲东南沿海的战事,可一些战例也是很经典的,例如那个什么鸳鸯阵啊,长枪阵的都很不错。

“是吗?”刘老妖阴阳怪气的道:“我倒是听说过这本书。”

“温润说,《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它出于抗倭名将戚继光,戚大帅之手,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明代训练和作战的特点,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该书在前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中经典大量刊印和学习。”王珺道:“但是,《纪效新书》作为一部当时实用的兵书,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许多条款早已不适用了,同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糟粕,我要读,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这里。”他就指出来里头的一段话:“什么福气、长寿相的,那都是愚夫愚妇才会信得东西,当时明廷武备疲软,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人手,且军户逃跑的不计其数,人员素质低下,还不如募兵来的人员好呢,故而本朝的兵源就不再单一的靠军户,而是两条腿走路……。”

温润跟王珺平时也会讨论一些这方面的问题,王珺是实践出真知;温润是有大量他那个时代的信息作参考,还是很能让王珺开拓眼界和知识的,加上他们俩偶尔还会争论一二,倒也相互督促进步不少。

可怜刘老妖,长这么大就给别人作妖了,这回却作到了自己的头上,他没那么多丰富的知识哇!

幸好随后他就放下了书,看向了挂在墙上的字画,还有放置的兵器,这个他在行。

温润让人收拾了饭厅之后,还去了后厨房,张三儿出门去采购食材,按照温润的吩咐,去了码头那边。

刘老妖他们还在王珺的书房睡了一觉,大家都很累了,只有到了同袍的家里,才能放心的休息。

黄昏时分,一个个精神抖擞,吃晚饭啦。

这次依然是饭厅,但是温润笑嘻嘻的看着他们:“这晚饭可不要像中午那样,这可是全鱼宴啊,都是江南特色的水菜,不能那么囫囵吞枣了。”

众人嘿嘿坏笑,都有点不好意思,他们也没拿温润当外人。

温润让人上菜。

看到这些菜,王珺先乐了:“让你们欺负我。”

这上的都是什么菜啊?

糖醋鲤鱼,松鼠鳜鱼,响油鳝糊,红烧鲫鱼,莼菜银鱼羹。

更有一大条的清蒸鱼,以及一大盘子的煎白漂鱼。

各种鱼啊,就连汤都是如此,主食就是鱼肉饺子。

虽然不如中午那八个菜多,可这些菜,同样是大盘子!

“来来来,诸位,尝一尝,这可是江南大厨的亲传弟子,做的一桌全鱼宴,吃吧!”王珺龇牙咧嘴。

温润这次也不客气了,直接拿了个空盘子,先给自己扒拉了半盘子的鱼,又拿了一大碗汤,然后就放在自己跟前儿,慢吞吞的开始吃饭了。

然后桌子上再次鸡飞狗跳,这次虽然没有吃的那么快,可他们抢菜同样不慢,抢到了自己的碗里头,然后慢慢吃。

你还别说,温润特意让人买的大鱼,这鱼大,刺儿也就大,好挑啊。

还有那干炸白漂鱼,基本上是全酥的,只要放嘴里头嚼就行了。

晚饭也吃的热热闹闹,吃过了晚饭,还去演武场比划了一下,王珺的武艺进步不多,可他基本功扎实,稳扎稳打,也没吃多少亏。

当然,他肯定不如刘老妖他们的身手好。

这让刘老妖心里终于舒坦了一些。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两个弟弟回来,拜见了刘老妖他们,然后就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哪怕是过节,他们也手不释卷。

努力读书,争取一次会试成功,然后回来就能当个逍遥的人了。

这样的小伙子,刘老妖也不敢随便说话,当自己是沉默寡言的高人。

结果中午吃饭的时候,王珺就说了:“下午睡一觉,晚上出去。”

“出去?”刘老妖扬了扬眉,没正经的问他:“你有什么好地方,带我们去耍一耍?”

“有个好地方,带你们去。”王珺还是老样子,脸色都没变一下:“大明湖上游画坊,还有很多人去的,记得穿得好点儿。”

他们现在穿的只不过是很低调奢华的料子,没一定眼力的人是看不出来好坏的,不过他们也有一身非常拉风的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