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鲁明到

温润正在暗自惆怅呢,王珺就看到了那些船只的影子:“哪儿来的船队?这么大?”

一出现,半个江面都被占据了。

浩浩荡荡的划过来,还都是大船,像是运货的那种,并非住人。

而且挂着的是一个很大的“鲁”字。

温润擦了擦眼睛:“这么多货船,过来干什么?如今好像没有多少货船通行吧?”

全天下都知道,江南水患,粮商都不过来了,因为知道这地方绝产了。

而能来往走货,货物还是粮食的,唯有官府的官船。

运送的粮食都是赈灾用的,温润通过南宫易在道上发布了消息,谁敢动赈灾用的钱粮,别怪江南官场不客气。

到时候,就算是要上天入地,也会把动手之人,千刀万剐!

这是来自朝廷将军,放话给道上的人听的,加上这是黑道魁首代为传达,能指使黑道魁首代为传话的人,那身份……不敢深究。

所以江南道这边赈灾的东西,才没人敢动。

现在,这么大的船队,运货来到江南,还是灾祸中心的永清府,什么意思?

“上头挂着鲁字,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船队。”王珺纳闷儿:“这是做什么的呀?看吃水的程度,全都是满船。”

不管是承载的人还是货物,都是满船,这可不简单。

船队靠近了码头,还是在专用码头那里停留,因为船只太多,没敢都靠岸,还沿途分别停靠,下放了一艘小船,几个人上了岸,一上岸就休息了片刻,然后有马车到了接他们走。

温润他们在远处看的一清二楚。

王珺看了看那边,就没当一回事:“回去吧,军中的粮饷应该是快要到了,如今江南是非多,这粮饷上不能出错。”

“行,回大营看看账本。”温润现在管理账目十分细心,一个铜板都要记录清楚。

“我看东西还有不少,那些陈年的就别留着了,要么自己吃掉,要么送给灾民吧!”王珺道:“药材也不能多留了。”

温润到底是小心之人,他给军中留了不少药材,王珺怕药材失了药性不好用了,打算能处理掉就处理掉。

俩人跟着很多人一起慢吞吞的回到了府城,这才一哄而散,各回各家,温润跟王珺正要回军营,巡抚衙门的人找来了:“两位快点去巡抚衙门吧,辛大人等着二位呢!”

来人是辛明的那位长随,老熟人了。

“什么事儿啊?这么急?”王珺没让温润下马车,只给他掀开了马车厢上的车帘子。

“鲁明鲁老板来了,他带来了很多粮食和药材,就在码头那边,您二位看到了吗?那可都是今年秋天新收的粮食。”长随很是兴奋:“他说是温雅士与他联手几位大商巨贾一起采购的粮食,用于赈济灾民,为家乡出一份力。”

温润一头雾水:“啊?”

他什么时候跟鲁明说过这事儿了?鲁明过了年就出门去了,他一年四季都忙的跟陀螺一样,如今的糖果,都被他外卖到蒙古那边了。

在岭南地区,听说买下了七八个大甘蔗园,专门种植甘蔗,还在当地收购荔枝、龙眼等等水果,直接做成糖果,再运到别处贩卖。

每一年给温润的利润,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

温润没给他写过信,他也没给温润写过信。

俩人一直保持着各干各的,鲁明的生意,温润不过问,温润的事情,鲁明也不会打听。

跟本不可能有什么“联合”。

“去看看!”王珺也知道温润跟鲁明的合作关系。

可是说实话,除了给分成银子,和来拿一些配方,就没别的了。

张三媳妇儿月姑的那个菜谱,出面收购的都是张家大哥,鲁明都没来。

俩人觉得有问题,马上就跟着来人去了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可比知府衙门还要气派一些,毕竟是比知府衙门高一级嘛。

不过巡抚衙门人多,却忙忙碌碌的,来来往往拿着公文的各路衙役,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王珺带着温润,直接就进了大门,二门和三门,在后堂那里,看到了一大群满面红光的人。

其中就有欧震知府大人,这会儿正跟鲁明在说些什么,甚至亲自给鲁明斟茶。

鲁明瘦了很多,不像去年那么富态了,整个人看着很干净,应该是刚刚洗漱过,很有可能都洗了个澡,他的头发都是湿的呢,披散着正在晾干,身后有两个小厮,手里拿了干毛巾给他擦头发。

那边擦干一小绺儿,就分过来梳一下。

这会儿都干的差不多,就差一点点了。

众人看到王珺跟温润来了,立刻热情洋溢的上前,欢迎二人。

搞得温润很有点受宠若惊:“大家都这么熟悉了,不用这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