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安顿家乡事宜

皇后娘娘薨逝,秦楼楚馆是不能营业了,戏班子什么的没可能了,就连评弹都不见了,茶楼只能喝茶吃点心,闲谈聊天啦。

温润送妹妹去了兰心蕙舍,他们要入京,妹妹也要跟一群姐妹告别了。

送她来这里,跟大家打一声招呼,先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她也要回家准备一些礼物,送给姐妹们……她们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都不得相见了。

果然,送去了一天,傍晚的时候接回来,王玫的眼睛又红了:“都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前读书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却深有体会,我们这一走,估计是再也见不到了。”

兰心蕙舍的小姑娘们,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十八岁,这正是女孩儿们花一样的年华,最美好的几年。

但同时,也是她们要各奔东西的年纪。

“不哭了,如果你想念这里的话,京城也有是地方,大不了,在京城捣鼓一个兰心蕙舍呗?”温润对女孩子们细腻的心思不太了解,就想着不让妹妹这么伤心难过。

于是出了一个不太好的主意。

“到时候再说吧,京城什么样儿,咱们都不知道呢。”王玫不是生长在深宅大院里的女孩子,她知道大哥跟哥夫入京是有事情的,就算是两个哥哥,也在为会试做准备。

她去了要管好后宅,才是第一要务。

让兄长们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外出玩耍什么的,她倒是并不在意。

能为家里看管后宅的时间不多了,最多后年她就得出嫁啦!

王珺的事情比温润的更多,他要安排继任者,又要跟董浩大将军说一下,毕竟他是在董浩大将军的旗下。

哪怕皇上给了他自由的选择,他也得跟人打一声招呼,幸好,董浩大将军是自己人,很快就给他来了公函和军报,跟皇上的意思一样,让他自己安排好。

而且王珺安排的也不是陌生人,都是熟悉的同袍,一切好说话。

京里来人已经回去了,他们走的时候,因为是冬月里了,故而水路不通,只能走陆路,同样是骑马走的,这次没有带什么土特产,而且王珺叮嘱他们不要告诉弟弟们他们要上京城。

只是他给很多人写了信,包括刘老妖在内,同样的,也给皇上写了信。

等到他们走了之后,王珺跟温润就忙了起来,这要走了,在府城置办的产业,还有老家都要托付给一个信得过的人,那个人就是小文。

府城这边的产业都托付给了小文。

甚至温润还跟所有认识的人家都提前打了招呼,并且采购了年礼,鲁明给他送来了不少东西。

跟他说,今年进贡就龙须糖了,另外,棉花糖也开发的不错,虽然做法简单,但是他们用的原材料却是保密的那种,虽然都是糖,但是棉花糖的制作好坏,跟原材料也息息相关。

尤其是在色彩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温润提前打点好了方方面面,送了年礼之后就张罗回老家过年了。

回老家,这次回得早,过了腊八就回来了。

老家的人已经知道他们要去京城了,他们把这边的产业托付给了杨大叔,这是村长,又是杨木的父亲。

家里又有那些老卒们在,王珺跟温润十分放心。

只是陆通神医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让温润很是意外:“你这是怎么了?让人给煮了?”

“没什么。”陆通神医摇了摇头:“你们什么时候走啊?”

“希望在会试之前到达京城。”温润道:“你家大小子,不也在京城吗?”

莲花坳里的孩子,但凡是考中了举人的,这次都去了。

因为温润安排得太好了,不趁着这个合适的机会去京城,他们以后自己去赶考,先不说路上的花费,就是到了京城,那也是两眼一抹黑啊。

而温润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又有熟悉的师长带头,领着他们去,这样的好事儿,可遇不可求,能去的都去了。

“在的,希望他早点回来。”陆通神医喝了一口汤:“他这么一走,我才觉得,想念儿子了。”

“他明年肯定回来。”温润知道,陆通神医家的大儿子,是不会当官的,因为他有一个前魔教圣女的娘亲。

就算是考中了进士,也不可能授官给他。

这可是朝廷重点看顾的人家,怎么可能让他当官儿?

不追究罪责已经是很不错了。

“嗯……。”陆通神医有点心不在焉。

温润以为他想儿子了,就没多吭声。

他们回来了,而且这么早,莲花坳自然是高兴的啦,甚至温润还去了莲花私塾,看孩子们上课。

不过几天之后,王珺带着温润,去了亲兵庄,也就是原来的温家庄。

再次来到温家庄,温润十分感慨:“当年我来这里迁坟,还以为一辈子都不会来这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