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火器的发展

“签子……啊?原来如此。”温润点头:“辛苦了。”

签子一天一换,但是签子是要咬在嘴巴里的,故而哪怕是新的,也要开水煮过,到时候被太子殿下咬在嘴巴里,背着一麻袋粮食,往里头运送,古代的麻袋小,一百来斤的重量。

你还别说,一群少年人,的确是意气用事,真的每个人扛了十袋米进去,一人二十个铜板。

温润看他们一个个累的脸蛋红彤彤:“行了,走吧,去另外一个地方找个活儿,再赚点钱。”

“先生,这二十铜板,够吃一顿饭了。”太子殿下觉得二十个铜板,足够买一碗麻辣烫,俩馒头了。

“你们是够吃了,我呢?”温润吐槽:“不能你们吃着,先生看着吧?”

少年们:“……?”

于是,温润带他们去了另外一个粮店,这次是从库房里往外搬杂粮。

袋子是五十斤装的,一个袋子一个铜板,一群少年人,给温润赚了三十二个铜板的饭钱。

然后一起去了西边的集市。

那里有麻辣烫的专门店铺。

大冬天的,那里云雾缭绕。

屋里头十七八个桌子都坐满了人,外头也支应起了摊子,好多人都坐在那里,吃一碗麻辣烫,外头冷,可吃的是热乎的,倒也不怕凉着,周围都是用厚绸布围起来的,挡风就行。

温润他们来了,老板一看人多,直接让他们去了二楼:“二楼还有点地方,你们上去吧,都堵在门口,耽误其他客人进出。”

原来二楼也有地方,只是二楼也不少人,且都是一家一家、一伙一伙的坐着。

他们十几个人占了旁边的一个长桌子,一人一份麻辣烫,一个粗面的馒头,这里的咸菜免费,但是温润没让他们吃。

另外掏钱,一人加了一份麻辣豆干儿,这个够咸,当咸菜吃。

要的口味都是清汤的,但是吃得时候,不可能清汤寡水,都是一点麻辣,加上麻辣豆干儿,就完全够味了。

吃饱喝足了之后,再次出门,温润带他们去了另外一个货栈,搬了一些杂货,又赚了点钱:“好了,拿着钱,去给你们的父亲母亲,买一点纪念品,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去吧!”

“我们第一次出卖劳动力,赚来的钱给先生买饭吃了。”太子殿下嘀嘀咕咕:“父皇排了第二。”

“别说了殿下。”一个伴读少年鼓起勇气提醒大家:“这点钱能买什么给老爹?”

众人一想,可不是么!

他们这群人里,父亲爵位最低的也得是个侯,可侯爷平时用的东西,那也是十分紧俏的,上好的,甚至是珍品。

就外头这些,内城区还得说是个珍宝馆、翡翠阁之类的地方,卖的东西能让他们看得上眼,否则一般的货色,根本不行啊。

就他们手里这点铜板,能买什么?

恐怕就是对方跳楼大减价,他们这点铜板,也不够付一半的账啊!

“买点……买点不那么贵的,但是体现咱们心思的东西吧。”太子殿下也犯愁,不过他跟着温润读书了几年,也学到了温润的一些处事的技巧。

不买贵的,也买不起,那就只能买个合适的。

什么东西合适呢?

给母亲买,都是买的小零嘴儿,比如说糖炒栗子,糖炒山楂什么的;这个买一小包,就当是孝顺母亲了。

太子殿下买了一小包皇后生前爱吃的糖炒栗子。

花了十文钱。

然后又买了一个痒痒挠!

“你买这个干什么?”温润看不明白了:“皇上不缺这个吧?”

他可是见过宫里的奢华,一个八宝攒盒的盘子都能做出花样来,那痒痒挠,就更别提了。

痒痒挠儿是挠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等制成,长柄,一端有弯形梳齿儿,又叫“老头乐”。

温润知道,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这个都上新闻了!

九几年的时候,山东的考古工作者对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

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

那个时候的象牙啊,可不好获取。

长约四十厘米左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

他曾经去参观过那个博物馆,看到过实物,很神奇,那个时候,整件器具做得十分精致,既实用又美观,既是实用器,又是工艺品。

温润觉得吧,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说明它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不过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有“痒痒挠”的?

已经搞不清了!

因为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文人雅士是不会为它著文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