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很难吗?很简单的啊!(第4/7页)

濡细脉!

陈南若有所思。

濡脉为湿盛,细脉为津伤,湿热脉亦濡,细亦主无阳。

濡脉如棉在水中,细脉如蛛牵细,濡而似缓有湿热,细而无力为阳虚。

津伤之细,细而有力,津伤则生热,故细而有力,细而有力着骨,则为积聚。

濡中藏细,则湿伤津液,故濡溢于外细现于内!

原来是一个这样的患者?

既然如此,那么……这该如何诊治呢?

陈南不禁思考起来。

脉象濡细,而且有寒热错杂之相!

寒热错杂之候是阴阳气血之间有明显的偏衰时的外显之象。

不得不说,这患者的难度,确实比较高!

陈南沉思片刻,忽然一丝灵感进入心头。

对!

患者是午夜至凌晨时分痛甚。

这个时间,是阴阳交汇的时间。

按照伤寒来说。

这是一个厥阴病特有的表现。

而胃痛……

自己应该从胃论治?

应该按照内科书来诊断吗?

不!

陈南很清楚,如果这么简单的话,肯定不至于放在这里。

那是什么呢?

陈南认真辩证,脑海如同计算机一样,飞快的运转起来。

他觉得,患者应该是伤寒中厥阴证!

厥阴病欲解时是丑至卯时。

此时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

“两阴交尽,名曰厥阴。”

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一阳初生。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阳气难出,此阴盛阳衰故也。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所以患者才会出现半夜加重的情况,而且寒热错杂。

治疗疾病,不能说胃疼就治疗胃,用什么方子。

而是应该抽丝剥茧寻找病因所在。

患者的病因找到了。

治疗就好说了!

陈南笑了笑。

他直接拿起笔跟纸,就要写。

而远处的几个考官注意力全都在陈南身上,看见他这么快就有了方案,顿时一愣。

这么快?

贾门章有些紧张,忍不住咳咳一声,打破了现场的安静。

陈南好奇抬头,看了一眼贾门章,这家伙……抽烟抽多了吧?嗓子里有痰?

其他几人也是忍不住带着笑意看着贾门章。

贾门章着急啊!

你这么快下手,能行了?

这几个老家伙给你挖的坑,你不能跳啊!

贾门章见陈南继续要开始写。

忍不住说道:“这个……这位考生,你不再认真思考思考了?”

“这个患者,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黄益平忍不住在桌子下面,用腿提了一下贾门章,示意多嘴!

贾门章直接瞪了过来。

我偏袒我学生有错吗?

再说了!

哪有你们这样给一个考生出这么难的题目的?

你们太过分了。

给准备两份考卷,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其他考生都考简单的,凭什么我的学生就考难的!

过分了啊!

贾门章已经先入为主的把陈南当成了自己的学生。

没办法!

就是这么硬气。

看着有些着急的贾门章,几个老人假装没看见。

李光明看着几个大师的一翻动作,忍俊不禁。

不过……他更好奇,陈南能答对吗?

陈南听见贾门章的话,笑了笑:“谢谢考官,我想好了!”

黄益平顿时笑着说道:“那就……不用写了!”

“直接说吧。”

此话一出,把贾门章气坏了。

你这死老头,故意跟我使坏是吗?

成!

我的学生考不了高分,你们也别想!

贾门章气的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黄益平。

黄益平视而不见。

陈南闻声,放下笔,抬起头来,认真说道:

“患者的诊断为:胃痛。”

“证型是:厥阴证。”

“方药:方用乌梅丸原方:炒乌梅12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9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9克,台党参9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北细辛3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9克。7剂,水煎服。”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蒙了!

黄益平瞪大眼睛,呼吸急促,看着陈南的眼神,无比眼热。

对了!

他答对了!

黄益平内心激动无比。

这个患者,可是他认真思考之后,给出的方案,效果显著!

他没想到,陈南和他的治疗方案竟然一模一样。

第二次了!

这是第二次陈南和他开出来一样的方子了。

这他妈叫什么?

叫缘分!

叫命中注定!

没错!

黄益平内心怎能不激动呢?

这绝对是个人才啊。

黄益平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平复呼吸,继续问道:“脉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