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收获颇丰!(第2/6页)

这就把裴罗给急坏了。

这时候,裴罗忍不住说道:“中医药发展,是要朝着国际化的目标出发。”

“为什么不考虑中医用药的问题,去修改新的用药标准呢?让医生去迎合国际标准,这不是更容易解决吗?”

裴罗的一番话,再次让现场陷入了纠结状态。

此时,俨然成了新老势力对轰的平台!

莫向强身边几个人,都在小声议论。

而陈南此时却笑了说道:

“为什么中药的问题,要让医生去买单呢?”

此时,一直不发言,甚至有些避讳的莫玉生忽然开口了,他反问了一个问题:

“裴总,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句良心话,裴总,你的药,你家人吃得放心吗?”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几个人都面露戏谑,看着裴罗。

莫玉生因为是莫向强的父亲,所以这个会议在开始以后,就一直在避讳和保守的发言,甚至能不说话的时候,都不怎么开口,整个人是以一个旁听的身份进行的。

但是,现在,莫玉生却忍不住了。

裴罗的脸色也难看起来,这莫玉生分明是在恶心人。

可是……

裴罗却也不敢发怒,更不能恶言相向。

只能浅笑一声,牵强的说了句:“莫老,您这话说的。”

莫向强可是主管中医药的,裴罗只要不傻,就不会乱说。

他眼神里带着几分哀求,看了一眼一旁的老人。

这一次!

对方终于放下了茶杯。

“各位,我说几句吧?”

此话一出,顿时周围所有人看向了那名坐在莫向强不远处的一个老者。

大家纷纷点头,不再言语。

此人是中药领域的大佬,从事中药理化分析几十年,更是参与了多个标准的制作。

他今天自然也要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

莫向强也主动邀请道:“袁老是专家,您的话,自然是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的。”

莫向强这句话,看起来十分尊敬,但其实……是在告诉对方,你说话要严谨一些,不要偏袒。

袁曙光也六十来岁了,自然明白莫向强的话,点头微微一笑:

“莫局长说的对,一定要严谨!”

“这个,在说这个话之前,我先说几组数据吧。”

“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只有2%——3%左右。

其中大部分中药是作为原料出口的,这不仅是品牌和药方的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不如日韩。

全球中草药市场规模近1500亿,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我们该如何追赶!

这是上次我们开会的时候,上面给出的一个问题!”

袁曙光继续说道:

“目前,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而我们中国,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3%不到。

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追赶?”

“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吗?”

“全球中药市场份额是一个每年千亿级别的份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这个问题,我们也深入讨论过!”

“是我们的中药不行吗?那不可能,日韩他们的原材料,除了在本土种植外,还有就是东南亚的区域种植,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来源是中国!”

“我们既然是最大的原材料生产者,为什么不能成为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商呢?”

“为什么非要利用日韩的标准来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对标海外呢?”

“说白了,就是标准问题!”

“难道,我们的标准,就不能自己做吗?”

“国外市场,目前正在扩大,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努力,朝着国际标准的目标出发。”

袁曙光的话,无疑让裴罗等人兴奋了起来。

但是!

很快,又有一个老人开口了。

此人叫赵勋,今年已经76岁了,是赵家真正的掌舵人。

他笑着说道:“袁老,你这一番话,有失偏颇啊!”

“你这是舍本求末!”

“呵呵!”

“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准确点说,是避重就轻。”

“你怎么不说国内市场呢?”

“最新统计,中国中药工业,现在是井喷期,目前为止,国内中药工业,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千亿美金的大关,达到了7500亿人民币的份额。”

“可是,国外,却只有不到30亿美金的份额,这无疑是一个笑话,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这将近万亿的国内市场,去硬核国际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