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燃灯原是灵柩祖,魔子做局哄太子(第2/3页)

青莲仙子知晓,自然陶潜也就知道。

这厮,最擅说服各位情姐姐泄密于他。

于是乎陶魔子所化太虚真人,以非凡遁速连续赶路三日之久,沿途跨越诸国,见得诸多神魔、道脉,终于在第四日时,出现在了周国境内数得着的雄关“大罗关”附近。

也不去与玄珠分身会面,只是寻了个僻静处显出身来。

先眺望了一眼关外,那里有一座巍峨山脉,延绵不绝,峰插碧空,摩天碍日,其名与关相同,也叫大罗山,乃是搜神界内本有的名山。

原本山中有大量仙神存在,受信民香火祭祀,也发展出了大量神魔灵修,颇为繁荣。

后来元始宗传人降临,一统周国,这道门大宗虽然没有其余神魔那般霸道,但只是表面,只是随意几回手段,就让周国境内大量野神绝迹,再无一个信民祭祀,那些个天赋不差的神魔灵修,也统统转为了元始门人。

大罗山也是如此,多数野神被灭,只余一些如“蛇虫鼠蚁”般难以消灭的不入流仙神精怪藏匿于山中,灭了一刹又生一刹,很快无人理会了。

说起来,此也是搜神界近年来,各处都在发生的变故。

神魔灵修!

这种陶潜初次降临入界时,倍感新鲜的修行体系,正在渐渐消弭,或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这些暂且不多提,再说那三太子。

强则强矣,性情仍似个孩童般,与其父闹翻后却并未走远,正藏身于那大罗山中,戏弄那些深山精怪、邪魔外道,以此取乐。

“见那倒霉孩子前,须准备一番。”

“第一回不可急躁,只助他一助,先结个善缘,扎个钉子再说。”

陶潜一边说着,一边蓦地探手,竟是自虚空中捏出一根好似活物般,肉眼不可见的“虫丝”来。

此物,演天虫之触须也。

因陶潜又得了辽、齐、魏三国地盘,疆域暴涨,演天虫也因此得了巨大补益,一夜之间又是暴涨,是以得了新的神通伟力。

它这一根虫丝,扎根何处,便可与该地界的天机融合,可搅乱该地界的些许气运,蒙蔽乃至于编造天机。

“大罗山中,藏有一位搜神界得道的玄妙仙神,名唤【太虚真人】。”

“其信民极少,传人罕见,但其修大渊元始一脉道果秘法,身具神妙法力,天地所钟,可洞悉一切天机所在,可解世间一切惑疑。”

“于昨日,云游归来。”

“其修行道场为大罗山中秘境:太虚仙崖回真观。”

“此境匿于天道,非有缘人入不得。”

这一番胡编乱造的话吐出,陶潜蓦地松开那虫丝,任由其无限拉长,生生刺入这地界天道之中,随着陶魔子口中颂念演天秘咒。

眨眼间,这番话已是由假变真,彻底坐实。

哪怕是道化境的高人来到这里进行掐算,也绝寻不出一丁点的破绽来。

做好这些,这厮才化作一道不可见的仙光投往大罗山。

……

大罗山脉深处,有一幽谷,谷中有深潭。

此时这谷中极为热闹,血腥气也是无比浓烈,大量道行法力瞧着一般的山精魔怪,邪魔孽灵,野神淫祀等等,前仆后继涌入谷中,只为了抢夺那深潭之中正在盛开,即将结果的“宝贝”。

那是一朵仙光涌动、神辉湛湛,伴有异香和瑞气的青莲仙株,莲蓬中,一粒粒好似青玉般的莲子正在散发着无比诱人的气息。

任何在修行中的生灵,都抵受不住其中的诱惑。

哪怕它们一靠近,就被仙株周遭伴生的“护宝神锋”切成零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要得到这等仙株,冒着性命危险,自是理所当然。

表面看来,的确如此。

可谁能想到?

这谷中,并无仙株。

有的,只是一个发泄怒火的降魔三太子。

这厮法力、战力,近乎道化境,原本可在一念之间将这方圆数千里内所有的修行生灵都斩杀干净。

但他偏不,偏要恶趣味的扮作仙株,将那些遏制不住贪念的妖魔勾引过来,再一一杀了。

这般行径他已持续数日,从大罗关外,一路玩到这大罗山深处,屡试不爽。

不过这一日,他却很快发觉异处。

往常他这陷阱至少可用三次,引来三波妖魔才可让地界内其余生灵惧怕前来,但现在却只一回,便失效了。

杀绝第一波妖魔,枯等半个时辰再无人前来。

三太子顿感有古怪,也懒得遮掩,直接化身出来,赫然是个生就“三头九眼八臂”,头顶日月,身披莲袍,具木灵神韵的半大少年。

“哼,让我瞧瞧,是哪个妖邪敢坏我乐趣?”

话罢,三太子一个闪身便消失在原地,往感知到的怪处挪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