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谁又会祝福虚无呢?(第2/21页)

“我当行的事都尽了。”

苏昼在回到希光高塔,和自己的学生还有这个世界的朋友,追随者们直言不讳:“燃薪神木虽然还是幼年期,但却足以庇护世间度过最艰难的时日,而我也留下了传承,北方的传承大殿令我永远与你们同在。”

“……所以说,教授,您要……”

平日一向寡言少语的伽沙此时忍不住开口:“您要离开我们了吗?”

虽然听上去很突然,但实际上,所有和苏昼比较熟悉的人都有这个预感。

甚至,伽沙和洛亚这两位从一开始就很了解‘斯维特雷’的学生,早就隐约猜出,他们最初的教授院长,早就在那个伊奥尼亚山脉天灾拂晓的冬夜死去。

活过来的,是一位秉持着‘公义’而行的‘神祇’。

他们猜对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并不需要挑明。

从一开始,苏昼就没有遮掩过‘自己’终将离去这一事实。

他来到此地,就是为了黄昏,而确定埃安世界现状后,就又多加了一个‘让此界文明可以延续,变得更好’的目标。

虽然说世界没有那么童话,杀了一个太阳皇就没了所有障碍,世界上还有许多歧视,恶意,乃至于大自然本身的‘诅咒’,但是最大的威胁也的确被祛除。

苏昼相信,埃安世界的人们,在没有怪物阻拦的情况下,可以跨越这些难题。

所以他的确可以离开。

“不用担心,伽沙。”

伸出手,拍了拍对方肩膀,而不是揉对方头,将眼前的龙人少年视作真正的成年人看待的苏昼笑着道:“离开的仅仅只是我的意志,但也从未说过不能回来。”

他抬起头,看向高塔顶层中的中年人,苏昼环视洛亚,拂晓,燧光,还有芙妮雅西塞罗等人,他微微点头:“即便我一时离去,后日仍却有无限可能。”

苏昼抬起手,展开自己的手掌,在他的掌心,有一颗虚幻的蛋形光影正在变幻。

这有着裂缝缺口的,看似完美无瑕的蛋中孕育着无限的可能,男人展现着这幻影,轻笑道:“我已经将我的道铭刻进这世界的源能,它将会与燃薪神木一同与这个世界同在,与光一同遍照世间十方。”

“我现在对你们说,也是对这个世界说。”

“一旦秩序遭到颠覆,混乱滋生蔓延——我的弟子和友人们啊,一旦埃安的众生遗忘了何为‘革新’何为‘希光’,我与我的道就会再次归来。”

苏昼的言语,带着无比的坚定和信念,北地的传承大殿正是这道的物质的显化,无人会质疑他的意志和真实。

男人掌中,蛋的虚影破碎了,它幻化成了龙蛇,战舰,神木,飞鸟,还有世间一切,人类所能想象的任何事物。

烛昼并非是任何种族,而是人想象中,代表着更好的自己。

点燃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的黑夜,通向更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希光之烛昼的本意。

将手中的烛昼虚影隐没,苏昼转过身。

“只要还有人在呼唤,还有人在期待,只要还有人在希望更好的未来……我便会一次次的降生,一次次的再临。”

“我是无辜弱小者的奇迹,并赐予他们祝福。”

他抬起脚步,离开了希光高塔,在众人的注视下飞向天空。

并再也没有归来。

苏昼并没有真的离开埃安世界。

虽然太阳皇被解决,但是埃安世界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初代燃薪神木思念所化的黄昏之龙,才是这个世界最根本苦难的源头之一。

昔日诸神无法消灭黄昏之龙,只能将其囚禁在封印之月,即便如此,北地部落依然能联系到祂,并从黄昏之龙那边获取力量。

苏昼这一次,正是要前往封印之月。

倘若能加固封印,就加固封印,能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那就去彻底解决。

埃安诸神办不到的事情,他却未必。

不过,在出发前往天空顶端前的最后时刻,苏昼却选择在天空中停下脚步,俯视着希光结社如何在自己不现身的情况下,继续推行自己的计划。

埃安大陆的移动都市很少,或者说从不长久地协同行动,它们大多有着自己特殊的行动轨迹,构成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和居民的习俗,可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末日,被敲定为现实的圣日将熄,一座座大都市在希光结社和伊洛维兹的调度下聚集在了一起。

冬日的大雪飘起,数个月都不曾融化,相较于数十年前,整个埃安世界的平均气温下降了超过三度,而这倘若放在地球,足以说是冰河时代到来,细微的雪晶悬浮在黯淡的日光下,随着凛冽寒风飘动在街道上,随着人群的行走而移动,附着在那些厚实的衣物之上,直至进入室内才缓缓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