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四章 心理分析(第4/9页)

  客厅里非常寂静,甚至能够听到苍蝇飞过的声音。

  德鲁特警官缓缓走到壁炉跟前,从壁炉架上取下他带来的一本紫色封皮的书。他快速地翻着书页,嘴角浮现出一个冷笑。他举起那本书,郑重而严肃向听众们宣布。

  “谋杀的全部细节,都在这本书里!……没错,全部的细节!……”德鲁特激动地看着他双手捧着的那本书,“如果还不明白,那就是瞎了眼!……是的,瞎了眼!……不过,我也不是浪得虚名!否则,同事也不会给我起一个‘心理学家’的绰号。”德鲁特警官用谦逊的口气补充说。

  等听众们看到那本书的标题,他们脸上所表现出来的惊诧,就更加强烈了——《胡迪尼其人及传奇故事》。

  “我现在要向你们介绍一下,胡迪尼其人的生平……”德鲁特警官得意扬扬地接着说,“我先介绍一下他的传奇故事,然后析他的心理特征。我再强调一遍,不管你们有什么想法,都不要打断我。

  “我猜你们都听说过哈利·胡迪尼——著名的‘手铐之王’、‘永恒的逃犯’、‘逃脱术大王’……在本世纪初的时候,这个人征服了观众,迷住了总统,令贵族们赞叹不已,他第一次大放光彩,是在1898年。芝加哥的报纸头版写道:‘胡迪尼——手铐之王,向芝加哥警察局发出了挑战。他愿意戴上手铐,被关进州监狱的牢房,而且,声称一小时之内就能逃脱……’

  “警方立刻接受了他的挑战。于是,在一群监狱警察的监督之下,胡迪尼被关进了一间牢房。在监狱长的办公室里,一群资深的记者,等着报道这次挑战的结果。他们没有等太长的时间。因为几分钟之后,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胡迪尼一身轻松地走了进来。短暂的惊愕之后,一名记者指责胡迪尼在身上藏了器械,以便打开一路上各种各样的门锁。胡迪尼立刻提议,进行严格的搜身,然后,重新进行实验。一名医生对他进行了搜身,但一无所获。胡迪尼被重新关进了牢房,这次竟然是全身赤裸!他的衣服被锁在另外一间牢房里。这一次记者们等待的时间,比第一次实检还要短,胡迪尼穿着自己的服装出现了。在场的人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两年之后,也就是1900年,胡迪尼来到了英国。他激动人心的表演,立刻受到伦教观众的狂热追捧。他经常在表演的末尾发出挑战。这些挑战特别引人注目一一现众可以使用他们带来的任意手铐,胡迪尼保证在一分钟之内,将其打开,世界上最著名的警察局——苏格兰场,邀请他去做实验.胡迪尼迫切地想要出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警方把他带进一个走廊,要求他用胳膊抱住一根柱子,然后在他的手上戴了一副常见的手铐。警察笑嘻嘻地走开了,他们认为,胡迪尼根本动弹不得;所以,不可能脱身。谁知刚走了几步,他们就听到背后胡迪尼的声音:‘如果你们要回办公室,请等我一下……我和你们一起走……’他们转过身,震惊地发现,胡迪尼已经挣脱了手铐,正在朝他们走来!

  “这次实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艺人名声大噪。成千上万的伦敦观众,跑去现场观看这位敢于挑战皇家警察的奇才。他在欧洲的巡回演出也大获成功,知名的音乐厅不惜下重金,争相邀请这位耀眼的新星。柏林、巴黎……甚至是莫斯科,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哈利·胡迪尼就是一个巫师,一个具有神奇法术的巫师,因为他的表演过于神奇,德国的法庭甚至传唤了他……要审问他的魔法。”

  “1903年,在莫斯科,胡迪尼给他的巡回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你们都听说过那个臭名昭著的、押送政治犯去西伯利亚的俄国马车吧?那是一辆四匹马拉的带蓬的马车,车厢的四壁,都是厚厚的钢铁,这个移动的牢房,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牢门是从外面锁住的。而且,一旦锁头被扣上了,就无法打开,唯一的钥匙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长手上。谁也不可能从这辆马车里逃脱,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可是,胡迪尼全然不顾,他发出了挑战。在进入马车之前,他经受了一生中最严格、最粗鲁的搜身。然后他就被关进了马车,送往西伯利亚,可是不到一小时的工夫,胡迪尼又成功地逃脱了!”

  “随后,胡迪尼回到了新大陆——美洲。他在美国的所有大城市里,进行了巡回表演。每个地方警察局里,都会收到胡迪尼的名片,而且,他每次都能成功地逃肤。在华盛顿,他更是有惊人之举: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他把监狱里的所有罪犯都放出了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