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9章(第2/2页)

李卫平道:“是啊,这三种情况我也想过,但需要找物证。整个酒席厅内外以及所有人员身上都搜过了,没找到残留的氰化钾。现场每个人都做了笔录,没人注意到谁下了毒。原本我们重点怀疑王红民,但一来没物证,二来他矢口否认他知道杯中有毒,尽管我们后来从其他人口中了解到,王红民和汪海全应该有某种矛盾,准确说,可能是王红民有把柄在汪海全手里,他是所长,但平时他都顺着汪海全,汪海全仿佛是工商所里说话最管用的人。王红民有杀人动机,但通过初步问话,他完全否认和汪海全有矛盾。没有任何物证支撑,甚至王红民的指甲缝里都检查过,提取不到氰化钾。加上王红民的背景,我们没办法抓来强审。最后,这案子只能草草了结。”

高栋笑了笑,道:“听你把案子这么一说,我看,凶手用氰化钾杀人,虽然用量很少,但物证依旧摆在酒席厅里,只不过你们没找到。凶手呢,是当着所有人的面下毒杀人,几十双眼睛看着犯罪的全过程,在对现场其他人录口供中,我想可能有某些细节你们没注意到。要不然,这案子没道理会办成死案的。”

李卫平解释道:“我们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酒席厅内外甚至地毯下一寸寸都找过了,没找到物证,相关人员当晚就做了详尽的笔录,但依旧没有线索。不是我们调查不严密,是这凶手太狡猾。”

高栋不屑地摇摇头:“好吧,反正都是过去的案子了,没破就没破吧。你说这案子和这次的案子有关系?”

李卫平点头道:“是的,工商所本来有七名正式员工,上回被毒杀了一个。这回剩余的人都遭了难。上一回的毒杀案中,我们事后调查,汪海全的死没给任何人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这次的案子也是一样,凶手犯下这么大的案,其实也不会给谁带来利益。毒杀案中,凶手有可能的第一目标是王红民,结果却意外杀死了汪海全。似乎毒杀案和这次的案子,凶手的动机都是为了报复工商所的人。另外,毒杀案中,我们调查极其严谨,却找不到现场的证据,显示凶手相当狡猾。这次的案子凶手更有能力控制一车人,手段难以捉摸。所以我怀疑,会不会是同个凶手做的?”

高栋想了想,道:“在我看来,两起案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毒杀案中,凶手自始至终没有暴露,也没有宣明他的犯罪动机。而这次的车毁案中,凶手打了个报警电话,挑战警方,同时表明他的犯罪动机。如果毒杀案中凶手的动机也是仇视工商所,那么下毒杀人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办法,虽然很安全,但根本无法宣泄凶手心中的不满。这两起案子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死的都是工商所的人,而且时间隔得近了些。其他的所谓共同点,大部分还是主观判断,不够客观。好吧,这案子就先谈到这儿,不要让主观想法影响接下来的判断。你先回去继续工作,我这边最重要的是等监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