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2/6页)

指挥官回过身来,脸上微微露出惊讶的神情。“汤姆,你想得真是周到,但恐怕我没办法同意……”

“我坚持……”

指挥官蹙起眉头。“你坚持?你知道这样做的风险吗,汤姆?”

汤姆张开双掌,凝视自己的手。“我知道,但这是我的责任。这次的调查工作是我跟哈利紧密合作,身为负责人,我应该要看出征兆并采取行动,尤其是我跟他在停车场聊过以后。”

指挥官对汤姆投以疑惑的目光,然后转过身,面对窗户,站立不动。长方形的阳光在地板上缓缓爬动。良久,他耸起肩膀,抖了抖身子,仿佛感到寒冷。“你的时间只到午夜,”指挥官对着窗玻璃说,“然后,嫌犯失踪的消息就会对媒体公布。记住,我们没开过这场会。”

莫勒走出门时,看见托列夫捏了捏汤姆的手,露出带有感激之情的温暖微笑,但笑容一闪即逝。那是感谢的表情,莫勒心想,也是心照不宣地指定王储的表情。

鉴定组警察比尔·哈勒姆手里拿着话筒,看着期待地望着他的日本面孔,心里觉得自己十分白痴。他手心冒汗,却不是因为天热,正好相反,停在布里斯托饭店外的豪华空调车内的温度,比在外面晨光底下低了好几度。他手心冒汗,是因为必须对话筒说话,而且必须说英语。

导游介绍说,哈勒姆是挪威警察,一个面露微笑的老人便拿出相机,仿佛哈勒姆是观光景点。哈勒姆看了看表:七点整。接下来他还要面对更多的旅行团,只能硬撑下去。他深深吸了口气,说出他在前来这里的路上练习过的一段话:“我们跟全奥斯陆的旅行社核对过,你们这一团在星期六下午五点去过韦格兰雕塑公园。我想知道的是,你们有多少人在那里拍了照片?”

没有反应。

哈勒姆一脸困窘,望向导游。

导游面带微笑,向哈勒姆鞠了个躬,从他手中拿过话筒,对团员说起话来。哈勒姆只能假设导游用日语传达的信息跟他刚才说的大致相同。导游说完,又微微鞠躬。哈勒姆盯着高举的手臂,看来今天他们在相片处理室可有得忙了。

罗杰·延德姆锁上车,口中哼着《变成日本人》这首歌。从停车场走到《晚间邮报》位于邮报大楼的新办公室的路程很短,但他知道自己仍会小跑前往办公室。不是因为他迟到了,正好相反,因为他是少数幸运儿之一,每天都抱着期待的心情去上班。他迫不及待地要让自己置身于令他想起工作的熟悉事物中,诸如设有电话和电脑的办公室、成堆的当日报纸、同事讲话的嗡嗡声、咕咕作响的咖啡机、吸烟室的八卦、晨间会议的活泼气氛。昨天他在奥尔佳·希沃森的住处外待了一整天,唯一的收获是一张她站在窗前的照片。但是这很好,他喜欢困难的任务,而犯罪线的困难任务多到难以计数。以前蒂凡都叫他“犯罪瘾君子”。他不喜欢蒂凡用这些字眼,因为他弟弟托马斯就吸毒。罗杰工作勤奋,念过政治学,正好喜欢当犯罪线记者。针对这个部分,蒂凡的说法不无道理,这份工作的许多层面的确类似上瘾。他原来跑的是政治线,后来去犯罪组暂时帮忙,过了不久,他就发现唯有有关生死的新闻才能刺激肾上腺素,令人亢奋。当天他就去找总编辑,也立刻被调到了犯罪组,成了固定成员。总编辑显然曾经见过别人有过相同的经历。从那天起,罗杰下车后总是小跑前往办公室。

但今天他没跨出几步,就被人叫住了。

“早安。”一个男人说。这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现在就站在他的正前方。他身穿短裤和黑色皮夹克,尽管这座立体停车场十分阴暗,男人脸上仍戴着飞行墨镜。罗杰一看便知是警察。

“早安。”罗杰说。

“延德姆,我有话要告诉你。”

男人双臂下垂,手背覆盖一层黑毛。罗杰心想如果他把手插在皮夹克口袋里或是负在身后,看起来会更自然。男人的这个姿势让人觉得他打算要用双手做些什么,至于是什么则难以揣测。

“什么话?”罗杰问,听见自己的句尾所带的问号在四壁回荡。

男人倾身向前。“你弟弟在乌勒斯莫监狱服刑,对吧?”男人说。

“那又怎样?”

罗杰知道外面的奥斯陆阳光普照,但这个汽车地下墓穴忽然变得冷飕飕的。

“如果你关心他的近况,你就得帮我们一个忙。你在听吗,罗杰?”

罗杰诧异地点点头。

“如果哈利·霍勒警监打电话给你,我们要你问他人在哪里,如果他不告诉你,你就跟他安排见面,对他说除非你亲自见到他,否则你不会冒险刊登他说的事。碰面时间要在今天午夜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