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2/3页)

看来古家是在担心了。由于前一阵子A报的“新闻照片”应征作品质量都不高,古家曾半开玩笑地说过:“偶尔有一些故意炮制的照片也不坏么。”古家的担心就在这里。恭介会不会将他的话当了真,那张《冲撞》会不会就是故意炮制出来的?

“没有的事!那样惨烈的连环车祸,如何炮制得出来?”

那天,恭介板起面孔,这样回答他道。

“这倒也是。这可是六人遇难、三人重伤的重大事故啊。稍稍做些小动作是弄不出来。”喝醉了的古家使劲点着头这么说道。

“有人起了这样的疑心吗?”

恭介脑海里浮现出了中野晋一。难道还有别人也跟他一样吗?

“不,不。不是这么回事。哪有人怀疑啊……不过呢,搞摄影的人中也是有些闲言碎语的。说什么这么难得的事,怎么偏偏就被你碰上了呢?当然了,这纯粹是同行的嫉妒。你不必介意,嗯,完全不必介意!”

古家估计是从恭介口中得到了《冲撞》并非是故意炮制出来的证实而感到放心吧,才反过来安慰恭介,叫他不必介意那些闲话。并且还鼓励他道:“下个月或再下个月给A报的‘新闻照片’拿些作品出来,怎么样?你的作品成为年度奖的候选作品是没问题的,可以再得个年度最高奖的。这样的话那些无聊的闲言碎语也就自动消失了。”

古家似乎很在意自己开玩笑时所说的那句“偶尔有一些故意炮制的照片也不坏么”,所以他鼓励恭介,多少也带点消除谣言的含义。

中野晋一那家伙可是和他们不一样。恭介攥紧了拳头想道。

中野和山内美代子去了东名高速公路的事故现场。这个推测大致是不会错的。因为,除了他们两人不可能再有别人了。

如果只是路旁的花束,可以认为是死者的亲属所供上的。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不仅在车祸现场,而且连造成撞车之原因的地方也供上了花束,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同一般了。

那必然是中野晋一干的。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他以介绍素不相识的人投保为借口来接近自己。而且,还不是介绍一个两个。据他说,凭他广泛的交际可以介绍很多人来投保。

作为一个开头,他介绍了山内美代子。其他的人他还一个也没介绍,连那些人的具体姓名他也没有提起过。这是为什么?

想必中野很了解山内美代子。他们两人之间不仅是相互认识,确切地说,是己经商量好了,山内美代子或许就是中野晋一的同谋。山内美代子肯定是葬身于车祸的山内明子的姐姐,这只要去文京区区公所查一下居民卡,立刻就能得到证实。可是,中野晋一的底细就很难摸清了。

中野晋一接近自己的意图,无非是为了查清车祸的真相。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目的——恭介顺着这条思路推测下去。

中野肯定也对自己碰巧在那个恶性事故现场这“十万分之一的偶然”抱有怀疑。四天前古家库之助的话里提到在摄影家同行中也有类似的疑问。连古家也对此有些担心了。

不过,中野晋一已经比别人领先了一两步,因为他去了造成车祸原因的现场。他突然开始接近自己,肯定是出于这个目的。

他接近自己是为了套出车祸原因的具体内容。车祸原因的地点他已经推断出来,但具体是怎么弄的,他还想不出来。

那是谁都想不到的。那是自己独创的方法。

不过,仅凭到现场去看过这点,中野就大大领先于其他人,开始一步步接近自己了。或许这就是所谓记者的嗅觉吧?中野一个劲地要求自己带他去新闻照片的摄影现场,无非也是想在看了自己的摄影方法后,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吧?

恭介感到自己的身子在微微发颤。

吃过了晚饭,恭介翻开报纸,漫不经心地将目光投到了社会版上。

《最近的暴走族——及其生态》——这一标题扑进了他的眼帘。

以东京都为中心的暴走族死灰复燃了。自从五十三年十二月修改道路交通法,禁止危险的集团飙车,暴走族一时间偃旗息鼓。但在今年入夏之前,他们很快又一齐出现在了公路上。仅从警视厅的调查便可知,到四月底为止,车辆数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五倍。以铁管或木杠为凶器打群架的现象明显增加,其特点是:主要成员低龄化,一般都只有十六七岁;双轮车增多;集团小型化。他们出动时都事先准备好凶器,到处追寻敌对的团体,还从路边的汽车上抽取汽油,已从暴走族变成了少年匪徒了(警视厅少年二科)。

据警视厅调查,现在东京都内的暴走族,仅主要团伙就有四十来个,成员约有三千五百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团伙增加了五个,人员增加了近三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年龄结构,青少年占了全体成员的96%,其中十七岁的占35%,十六岁的占30%。正因为年龄段偏低,所用车辆中双轮车占了绝大部分,比去年增加了60%,达到了车辆总数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