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篇 嗜药狂(第3/10页)

“我对我的养生之道很感欣慰。想吃的东西我忍着不吃,想干的事情我忍住不干,我这样来爱护自己的身体要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样快乐很多。所以说,养生对我来说,就像一种爱好。”山西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人生的意义不是活了多长时间,而应是在有生之年做了些什么。但说有生之年要做些什么就是养生,那也是很可悲的。如果山西的养生是为了早死的话,那他一定会感到他死得心安理得。

令人不解的是,山西的死更加速了绫部药物偏执狂的步伐。他不愿意采取山西那种生活方式,他要把山西作为反面教员,度过自己有意义的人生,他要采用的辅助措施就是药物。

山西偏爱养生,但他不爱吃药,不相信药物的作用,只喜欢吃健康食品。山西曾向绫部推荐过几种健康食品,在山西死后,那几种健康食品就成了绫部的家常便饭。

2

眼睛近视、散光、视力下降的人,他们戴上眼镜以后就恢复了视力,几乎和正常人一样。

据说,这种靠某种辅助器物保持正常健康的叫做有条件的健康,所以就把糖尿病用的胰岛素、高血压病用的降压剂等,称做有条件健康的辅助剂。

不过,绫部所用的药物并不是有条件健康的辅助剂,他用的几乎都是些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管如此,当他发现没有这些药时,就会感到六神无主,坐卧不宁。因此,不带药他是从不外出的。

他妻子称他为嗜药狂,然而,他并不用麻药之类,他所用的药物几乎都是些在街上的药店可以买到的。

他的床头柜上有一个托盘,上面摆满了常备药。虽然他晚上并不服用这些药,但若不把它们都摆放到床头,他就会心中不安,睡不好觉。

药迷们经常收集并交换药物信息,一旦有某种新药上市,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电脑立即传给对方。

药迷们自发组成了一个同好会,每月聚会一次,相互交流信息和体会。

同好会并不是一个什么会的名字,但长期没有名字又不行。有一次聚会时,绫部突然想起了妻子曾无意中说自己的一句话,就提议说把会名叫做“药迷俱乐部”,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自从药迷俱乐部成立以后,大家才知道了人世间的嗜药狂何止万千。对于他们那些人来说,药是一种嗜好品,就如同喝酒、吸烟、饮咖啡一样。

俱乐部将每个成员的常用药进行分类整理,印成表格后重新分发给每个成员。因为这个表格是成员们多年辛苦积累起来的成果,所以规定它是内部机密,不能外传。当然,照用别人吃的药和吃法对自己未必有效,但它作为一种参考总还是有益的。

另外,这个《常用药一览表》,它既是每个成员的生活史,也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每当看到这张表时,他(她)们就会回想起自己的老毛病、弱点以及前半生的情况。

《常用药一览表》中还收集有民间流传的秘方奇药。例如,衣服口袋中集聚的棉花团、猫的唾液、蜈蚣粉、干鼻垢等等。

正因为他们都是些药迷,所以只要一看一览表,就能知道哪个人用的是哪种药。

就在药迷俱乐部成立一年之后,发生了一起令全体成员都深感震惊的事件。

一个姓野田的成员,他有慢性过敏性鼻炎,常服用某一种药。有一天,他服了那种药开车外出时,撞了一个人。

野田知道那种药吃后会使人发困,但他还是吃药后开车出去了。就在他以六十公里时速行驶时,在一处没有信号灯的地方,撞了一个正在穿越人行横道的老人,并导致其死亡。野田对自己撞死人一事供认不讳,他被认定为重大职务过失致死罪,关进了交通监狱。

在药迷俱乐部例会上听到这件事后,绫部问药友。“监狱里可以带药吗?”

“可能不准带那类东西。”一位药友苦笑着回答。

“那么,家人可以送吗?”

“要是可以送的话,那不就是预先可以带了吗?”

“不准带常用药,那就干脆死了。”

“可能如此吧。你还以为他不死吗?”

“监狱里也应该有诊所啊,跟狱医说一下,医生能不给药吗?”

“自己的常用药与医生开的药那是两码事,医生绝对不会给保健药的。”

“我可不能进监狱呀!”

“药迷俱乐部的朋友都不能进监狱,但愿都不要进到那里面去。”由于药友不幸入狱,绫部第一次知道了药物之中还藏有“伏兵”。

绫部一直认为,世人与监狱、犯罪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在现代社会中,有时却会被卷进意想不到的灾祸之中。

绫部也有汽车,他经常服用的备用药中,也会有吃后就使人发困的药,但他却从来都没有留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