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4/4页)

……文绉绉的?

王姝不由想起前段时间萧衍行似乎为江南有重要人员失踪的事情发愁来着。心口不由一跳:“多大年纪?”

“约莫三十岁上下。”喜鹊也不大确定,“兴许年纪再轻些,奴婢记不清。”

王姝眉心凝成一个结。

“不过主子,那人说明日会再来。”

思来想去,王姝不是很确定。一面觉得她运气没有这么准的吧?总不能一南下,什么找不着的人都被她给遇上了。一面又觉得兴许这次王家风头出得大,给了外人王家仁善正义的印象,叫这些落了难的人主动找上门来求帮助?

犹犹豫豫的,她决定明日见一面。

“明日他若是再来,你让他去城东的郊外农田去寻我。”

确定了若是萧衍行要找的人,她也帮一把给萧衍行去一封信。算是感谢他这次派人相助。

一大海碗的鸡汤面,王姝吃完都觉得没饱。喜鹊还想再去做一碗,王姝想了想拒绝了。让喜鹊提了水上来,洗了个热水澡她回到床上便睡下了。

次日,是个好天气。

昨日灰蒙蒙的天儿仿佛被一双手拨开,叫光照下来,亮的都有些刺眼。王姝安排了人准备给王辉留下足够多的种,便带着一批人又匆匆去的城东农田。

这边的庄头也是王家人,王洋,同样的家生子。

这边的庄头时候见过幼年时候的王姝,一看到王姝,立马就认出来。王姝模样其实没怎么变,长大了以后更像母亲刘氏,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王洋凑到王姝的跟前,他一双眼睛都已经通红。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王姝一愣,赶紧让人将他给扶起来。

“大姑娘,这两年你受苦了。”王洋跟主子王程锦的感情很深。他跟王辉还不一样,是江南这边良田总的管事。不仅要亲自管手头这些农田,其他地方的收成如何也是要过问的。

往年在王家,王洋算是跟在王程锦屁股后头一起长大的书童。情分不一般。

当初突然惊闻王程锦急症人没了,府上只剩孤儿寡母无人照料,王洋就想回去。但一想到主子将这么多亩良田托付给他,他无论如何都要替王家守好这份家业,只能忍下来守住江南。

王姝被他说的也心口一揪,摇了摇头,鼻头也有些酸。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需要王姝亲力亲为,王洋早就让人检查过农田了。这边的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水田被淹了以后,水一直排不出去。就这么积郁在地里,种稻子怕是要烂根的。

“水位有多高?”王姝一听说这个状况,立即严肃起来。

“约莫人踩下去,水要到膝盖以上。”

王姝的眉头皱起来。这个水位不行,太高了。正常来说,水淹过的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水稻种子下去,根系周围的氧气会太少。泡久了,根系会发黄发褐,直至腐烂。

“有没有挖水沟排水,在一旁挖蓄水池,将水田的水先全部放出去,蓄起来。”

“放出去?”

“嗯。先将水放干,犁地,晾晒两日。”王姝皱着眉头,“等栽种时,再往农田灌水。”

王洋是想过要挖沟排水,但是将田地里的水放干他不是很明白。稻秧栽种要留一层水的。但王姝也没办法跟他解释是为了提高土壤的含氧量,晒干是为了让水里寄生的虫卵、细菌被暴晒杀死。减少病虫害。只能要求他这么做。

好在王洋也不是个倚老卖老的人,主子怎么吩咐,他便怎么做。就是这被洪水冲刷的田有些多,要放水晒天是个大工程。怕是要等晒干,少说得十几二十个大太阳。

拖一拖的话,怕是要拖到三月底了。

“无碍,就晚些再种也是使得的。”这个耐心要是没有,粮食想要高产就只能看运气了。

既然王姝这么说,他们自然按照她说的做。

王姝一上午就在庄子里转悠,那衣衫褴褛的人没有过来。她等到了午时过后,那人还没有过来,便只能让马车先送她去了最后一处庄子上。

等王姝这一通忙完回到客栈,一推开门,差点没被坐在她屋里的人给吓过去。

那人端坐在桌子后面,一身玄色的常服。金冠玉带,芝兰玉树,端坐在窗边仿佛一尊玉雕像。听见动静,他缓缓地转过头来,修长的脖颈与肩膀形成一个好看的折角,脸颊微侧向她。鸦羽似的眼睫半遮着眼眸,细碎的光在眸底闪烁。

他手指碾了碾红润的下唇,抬起一只手朝王姝招了招。

王姝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确定没看错。傻了。

“……爷,你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清凌凌悦耳的嗓音响起,萧衍行神情隐藏了些许不悦,“出门在外,报平安都不会么?就这么忙?”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