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第4/5页)

不过因为方家粮铺地处北方,北方人吃面食较多,主要种了麦子。水稻虽然也有试种,但产出的结果不如麦种理想。如今这方家大面积的种植了麦。

王姝随便扫了一眼,重点放在这几个吃里扒外的佃户上。

其中有一个是王家的老佃户,已经持续三代人为王家种地了。因为王家向来对下面的佃户不错,不像一般地主那般苛责下面人。所以这些人哪怕家中虽然没有田产,也从没有饿过肚子。因为王家会管伙食,还会管农具。这样子的日子,比起一些下属村落里给自家种田的农户就好太多。

毕竟自给自足的农户看天吃饭,除了交给官府的税,家里人口也多。吃了上顿没下顿,温饱成问题。

然而这一代的这家人,好吃懒惰。靠着父辈祖辈给王家种一辈子田的情分,仍旧在王家的田地上混着。每年交上来的粮食没多少,反倒是王家看他们一大家子孩子多,张嘴要吃的,还会接济一二。

这不,这家人便养出了装惨打秋风的习惯。偶尔还会顺点主家的东西。王程锦病重出事那一年,庄子上出了不少吃里扒外的人。

毛氏趁机卖了一批老人走,又赶走了一批老佃户,倒是把这家人给撂下了。

佃户们常年在王家的庄子上种地,自然知晓王家种子与外面不一样。没人敢动心思,这家人倒是算盘打的精,偷了一批庄子仓库里的种子卖给了一直打听王家良种内情的对家。

事情查清楚,要处理这批人,自然不需要王姝亲自动手。

庄子上的事情自有庄头来处理,他们处理起来就没王姝这么仁慈了。庄头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杀鸡儆猴。让这家人带个头,震慑住下面心术不正的佃户们。

人揪出来了,这般也算是给了掌柜们一个交代。王姝单方面决定事情到此为止,粮铺的掌柜们却咽不下这口气。他们吵嚷着良种已经被买走,要求王姝状告方家盗窃,务必将王家流落出去的良种收回来。王姝想了想,也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虽然她认为收回来的意义不大,但下面人有精力去折腾,她也同意他们去折腾。

方家借王家良种打出来的好名声,也确实应该还回来。

收拾完叛徒,王姝还得密切关注着试验田。

今年的任务比较重,除了水稻的定向培育实验、测交实验,又添了大麦杂交实验。萧衍行为了感谢王家在江南救灾之事上的大手笔,不知道打哪儿弄来了一批良田,给了王姝五百亩。她如今可供实验的土地足够多,连做实验的规模都豪横了不少。

抬头看了窗外的天色,还早,她正好能去田里转悠一圈。

“姐,今年咱种寒瓜了么?”天儿越来越热,王玄之天一热便想吃寒瓜。见王姝起身,抬头问了句。

“自然是种了。”用惯的那两户佃户跟过来,王姝许多事情都轻松了许多。六月中旬一过,这天儿就跟火炉似的,烧得人头脑发热。王姝其实也热的慌,“再有几天,该熟了。”

“那正好!”他姐种的寒瓜最甜了,“我都等不及了。”

王姝笑着敲了敲他脑壳儿,刚一出门,就看到了背对着窗户立在廊下的人。

萧衍行一身素白的僧袍,长身玉立。满头青丝拿一根玉色的丝带束着,清朗秀逸如山间清风。自打花氏进入临安县,萧衍行便又回归了临水寺参禅的日子。一个月都在山上,等闲不下山。送亲的那帮人如今还没有离开,眼线一直盯着萧府和临水寺,萧衍行行动颇为受限。

“爷你怎么下山了?”王姝被突然出现的人吓一跳,没好气道。

萧衍行转过身,他这人苦夏,一到夏天便会清瘦许多。此时看着面色红润、精神奕奕的王姝,眼神幽幽的仿佛一张密密的网整个将人给罩住了似的:“我不在家,你日子倒是过的松快。”

王姝:“……”不松快还能咋地?出不来寺庙能怨她么?

“怎么不上山?”

“……我去山上能做什么?出来一趟都比较困难,那么多事情要处理。”王姝觉得这人开口有些离谱,她每天为了出门都要绞尽脑汁了呢。

是的,这花氏进门后,要说对谁造成的影响最大,那必然是对王姝。花氏这人就仿佛一条疯狗,气不顺就要找人出气。但这后院的几个女眷身份都比她高,她打听清楚以后,就逮住最受宠的王姝咬。估摸着还是柿子挑软的捏,王姝因为身份最低被花氏拿来垫脚了。

虽说这位主母从刚入门起就被萧衍行厌弃了,也没有管家权限。但毕竟是宗法上名正言顺的妻室。即便袁嬷嬷有心护着王姝,花氏也能以主母的身份对王姝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以礼法限制妾室出门。

萧衍行倒是能管教她,但王姝身份比较敏感,暂时不能曝露。一旦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宠妾,外界的目光就会盯上王姝,届时王家的特殊便会被人发现。如此,这就导致了王姝只能憋着。如今出一趟门,都得袁嬷嬷和府上的人帮她遮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