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第4/5页)

太医院青黄不接,但为了治好皇帝的身体,宫内外为寻良医而忙得不可开交。

太子如今倒是还没事,人自打事发后便被圈禁在了宗人府中。皇帝没有开口惩处他之前,他性命无忧。但与太子有关的其他人就没有这等运气了。

孟家阖府被押入天牢,等待数罪并罚,斩首示众。身怀六甲的太子妃孟氏没能逃过惩处,被人一杯毒酒灌下,一尸两命。东宫所有的姬妾都逃不过惩罚,受宠的三尺白绫赐死,未曾受过宠幸的充入掖庭。以及这段时日与太子走得颇近的官员,被全部从重处罚。

皇帝下手极为狠辣,这个年关,京城上空充斥着浓厚的血腥味。再大的风雪也刮不走,掩盖不掉。

后宫浑水摸鱼之人自也逃不过惩处。大明宫内外伺候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内务府如今是彻底的被掐灭了嚣张气焰。宫人们人人自危。

其中最惊慌的,估摸是贵妃吕黎。

她原以为太子即将登基,自己没有几天好日子活头了才那般放肆。谁知皇帝命大,不仅活下来,还即将肃清后宫。这段时日她在后宫的所作所为,是经不起哪怕一丝的推敲的。尤其是内务府的几个大太监全被关进了地牢,严刑拷打。

吕黎秘密绑人藏进宫一事,以及给皇帝使用过特殊香料一事,必定会瞒不住。

皇帝心狠,一旦知晓她胆敢在内殿藏男人,一定会要她的命!

吕黎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事到如今才发现她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般不怕死。死到临头她居然也会害怕,害怕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化为泡影。

她如今每天焦头烂额,想尽各种办法想伸手进地牢。在大太监吐露她的事情之前,让这些人永远地闭上嘴巴。可直至处理这些事情,吕黎也才看清楚自己以为的盛宠到底有多么不可靠。她所获得的权势,在没有皇帝的宠爱支撑下,就如同空中楼阁,一碰就要坍塌。

吕黎焦虑得头发大把大把的掉。控制不住地想要联络绫人羽,想让他告诉自己该怎么办。

毕竟从小到大她出了任何事,只要告知兄长,兄长总能替她收拾好烂摊子。可她真要去找,根本找不到绫人羽。兄长就仿佛从京城消失了一般,过去他可能住的地方,没有他的人影。

找不到绫人羽,吕黎便又想起了王家。

她命人给王家的暗桩递信,让他们想办法替她弄死地牢里几个人。

王家是商贾,哪里有这个本事。再说,即便王家有本事去暗中处理掉这些人,也不可能替她擦屁股的。这位吕贵妃可是登上高位便翻脸不认人的好手。当初王家有事寻她,她可是不理不睬。

不过虽然不愿意让吕黎好受,但萧衍行却不会让人查出太多的东西。有些事情一旦被人抓到了线头,顺着往下查,势必会牵扯出更多的麻烦。吕黎可以死,却不能让吕黎做的那些破事儿曝露。所以在审问的第二天,大太监还未开口之前,就因承受不住重刑死在了地牢。

人一死,许多秘密也随之封了口。

吕黎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心中颇受惊吓。经此一事,她混沌的大脑可算是清醒了一些。如今如惊弓之鸟一般安分地待在长乐宫,没有再疯疯癫癫的乱发癫。

她沉寂下来,德妃却不会沉寂。她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不趁机捞一把大的,绝对不会罢休。

所以德妃一改过去恬静疏淡的作风,开始频繁地出入皇帝的宫殿。不仅经常亲手做羹汤,日日去大明宫点卯。还一改过去笨嘴拙舌的姿态,巧舌如簧地时常缅怀往事。

德妃能说的自然不能是自己的往事,毕竟她与皇帝之间的情分并不多。

作为世家女出身的宫妃,德妃一直不如其他女子得皇帝重视。哪怕过去陪伴了皇帝二十年,但其实她与皇帝的情分很淡。皇帝不爱进她的屋子,更不愿意碰她,大多时候都是她被冷落在自己的院落。但好在德妃虽不曾与皇帝有过美好记忆,却是唯一一个与先皇后无关的妃子。

这事儿说来微妙。皇帝的后宫,有一半宫妃与先皇后有或远或近的关联。

锦乐宫的贤妃,乃是先皇后的姨姊妹。钟粹宫已死的前贵妃叶慧琼,是先皇后从掖庭救出来的。便是不起眼的惠妃,也曾经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过去的老妃子且不提,就说如今宫里受宠的长乐宫吕贵妃,与先皇后有五六分相像……

德妃是唯一一个,世家女出身,与先皇后过去现在都无关联的人。

但讽刺的是,德妃如今能与皇帝回忆的过往,还是只有先皇后的种种。

说来也稀奇,曾经谈都不能谈及的人。皇帝经历过生死这一次,反而能时时挂在嘴边说了。皇帝不再抗拒他人提及先皇后,甚至开始追忆曾经。他开始想念想皇后,思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