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3页)

“克力……”

蜂须贺看了一眼那张纸片后,又看着近内。

“这就是那个游戏?”

“是的。我曾到过省吾的学校,问他班上的同学他平常跟哪些人比较要好,结果那个学生说溜嘴地回答是玩巧克力游戏的那群人。”

“说溜嘴?”

“对,我有这种感觉。在那之后我见到浅沼英一时,也问过他什么是巧克力游戏,但英一先是一脸错愕,然后什么都不说就跑掉。还有听说贯井直之被杀那一天离开家时带着一本笔记本,不过之后却完全没找到那本笔记本。”

“所以这个就是那笔记本?”

近内点头说道:

“我猜这就是省吾烧掉的那本笔记本。当然巧克力游戏与案情相关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而这未烧尽的封面纸张封面写着巧克力游戏,也只是我的猜想,或许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只不过省吾是在贯井直之遇害隔天烧掉笔记本的,所以我才特别在意。”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蜂须贺盯着手上那张小纸片。

“你从巧克力游戏这个名字会想像它是什么样的游戏?”

“这个嘛……”

蜂须贺将那张小纸片还给近内,按熄香烟。接着又拿起酒杯,目光游移。

“我小时候猜拳时,出剪刀赢时会‘巧、克、力’前进六步。”

“这什么游戗?”

“咦?您不知道吗?就是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猜拳赢的人就能前进,但前进的步数会因为赢的方式,取其谐音而有所不同。出剪刀(chock)赢的就‘巧、克、力’前进五步,出石头(gu)赢的就是‘固力果’往前三步,出布(pa)赢的是‘凤梨’(注:剪刀的日语发音开头为cho,巧克力和其谐音。并有六个音节,所以是前进六步,凤梨的日文发音开为pa,同样也是留个音节。)同样也是走六步。在这个规则下,先抵达终点的人就赢。后来还衍生出很多不同版本,像是放学时输的人要帮对应人数的同学背书包之类的,有好多花样。”

“是吗?我老家那里没有这种游戏呢。”

不过,近内并不认为是这样的游戏,如果是这类游戏没必要保密,也不可能导致杀人案。

蜂须贺大概也有相同想法,他一脸难为情地摇头说道:“我想应该也不是那个……”

他一边摸着脑袋一边说道。

“哪个?”

“我是想现在的中学生都很早熟,所以讲到巧克力,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情人节。”

“情人节啊……”

“是啊,每到情人节女孩子都会送巧克力给喜欢的男生,省吾他们会不会把这个当成什么游戏呢?不过这也说不通,又不是在巧克力里下毒的案子。”

蜂须贺说完后大概是发现自己口无遮拦,连忙对近内赔个不是。

到底是什么?

近内只有这一点怎么想也想不透,巧克力游戏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戏?

“我想说不定是现在孩子之间流行的游戏,我再查查看。我回出版社之后也会问一问,或许有同事听过。”

“那就拜托你了。”

近内又提了另一件事。

“我还有个问题想听听你的高见。”

“什么事情呢?”

“你认为叫‘杰克’这种绰号的大概是什么样的孩子?”

“杰克?什么意思?”

“这也跟案子有关。”

近内告诉蜂须贺,贯井直之在案发前一天全身发抖地说了“都是杰克害的”一事。

“杰克吗?原来如此,既然贯井直之这么害怕那个杰克,我想杀害他的凶手就是这家伙了。”

“我倒也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我想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

“杰克,杰克……”

蜂须贺了一边摇头一边在口中反覆这个字眼。

“比方像个子虽小却异常强悍的人?”

“……”

近内不解地看着蜂须贺,后者呵呵地笑了几声。

“就是杰克与魔豆啊,我从那个故事联想来的。”

“这样啊。个子虽小却很强悍……原来如此。”

近内想着有谁符合这种特色?喜多川勉个头不小,菅原玲司吵起架来的确强悍,但他也不算小个子……“不过绰号大多是从名字的谐音或给人的感觉而来的吧。”

“是啊,听说班上同学都叫省吾‘阿近’。”

“原来如此,姓近内所以叫‘阿近’吧。至于我呢,有一些人会开玩笑叫我‘小六’。”

“因为蜂须贺小六(注:本名蜂须贺正胜,战国时代的武将。稗官野史中为草寇首领,但正史中并无此记载。)吗?”

“那可是个落魄武士耶,真是的。”

“不过他也是个首领啊。”

“也对,哈哈哈……至于杰克嘛。”

蜂须贺像个傻瓜似地笑了一阵子后又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