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缕深心(第3/14页)

戚彤走到床前,亲自移开床榻,指着床下道:“二位公子请看。”

包拯见她说得郑重其事,忙走过去。略微伏下时,便闻见一股奇怪的味道,俯下身来一看,却见床下有几大块深色的东西在蠕动着,虽然光线昏暗,但依然能辨认出那是一团一团的蚂蚁或是虫子。不由得骇然一惊,问道:“娘子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戚彤道:“今日一早。”

曹丰初失踪时,她独立支撑曹家,时时惊悸,神思恍惚,并未留意到卧室有异样或是异味,而今预感丈夫已然遇害,又料想曹府难逃劫难,心绪反而平静下来。早上起床时,忽发现室内有苍蝇,忙挥手驱赶,由此发现了床下的诡异,大惊失色,可又不敢声张,直到此刻方鼓足勇气告知包拯、沈周二人。

沈周点了一盏灯,端到床下一照,果然蠕动的东西是幼蝇虫,而那几大块深色的东西显然就是血迹了。

戚彤凄然道:“我知道这就是我丈夫曹丰。”沈周忙道:“娘子不要乱想。这只是几摊血迹而已,并没有尸首。”

他口中安慰戚彤,心头疑云大起:这床床架宽厚,床下空间狭小,成年人只能勉强匍匐而进。房间其他地方都干干净净,只有床下有大片血迹,表明曾有尸体塞在那里。血迹尚新,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与曹丰失踪的时间吻合。无论遇害的是不是曹丰,尸首呢?尸首去了哪里?即使被砍碎后扔在了床下,也不可能这么快烂得只剩下血迹,最起码还该有骨架。

戚彤哽咽道:“你们不必再好心安慰我,我知道这就是夫君。可我不敢说出来,不敢让小姑知道,不敢让公公知道,不敢让下人知道,我……我实在……”苦捱多日,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放声哭了出来。

包拯见戚彤陡然失态,浑然不知所措。他生平交往的女子,除了母亲之外,就只有故妻张婉和内侄女张小游。张婉聪明善良,所有的事都能预先为他想到,预先为他做好,所以当她病故后,他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张小游天真活泼,做事毛手毛脚、大大咧咧,是个男孩子的性情。两名女子都是性格坚强之人,他从未见过她们中的任何一人流泪,此时见戚彤梨花带雨,伤心欲绝,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沈周也是如此。二人只好干站在一边。

戚彤哭了一通,情感宣泄了出来,自己也就慢慢止住哭声,举袖擦了擦眼泪,哽咽道:“夫君已经死了,可是因为公公的病,我不能张扬。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二位公子,请二位瞧在公公的分上,设法查明是谁杀了我夫君。”

包拯道:“别说曹教授是我二人恩师,就是娘子出面有所嘱托,我等亦不敢不从。只是这案子里面有诸多难解之处……”他本欲说出曹丰尸首不知所在的巨大疑点,可见到戚彤脸上哀色,一时不忍心,便改口道:“我等虽然愚钝,一定会尽力而为,不负娘子所托。”

戚彤道:“我也会自己在府里寻找,看是否能找到埋尸之处。”

包拯心道:“这位娘子表面娇娇弱弱,当真是个聪明人,不但想到了床下无尸首的疑点,还能猜到尸首应该埋在了曹府某处。是了,凶手翻墙入曹府杀了人,总不能再扛着尸体翻墙而出。他藏起尸首,只是要造成曹丰失踪的假象,误导官府猜疑曹丰就是行刺崔良中的凶手。按照常理推断,只有真正的凶手才有此动机,也就是说,杀死曹丰并嫁祸给他的人就是相士王青,也就是女道士刘德妙。”

那么,当晚在曹府与杨文广交手的人到底是想要报复曹汭的逃卒王伦,还是杀人后被意外撞见的刘德妙呢?

出来曹府,不由得感慨万千,那相士王青当真是个心机深沉之人,前后一系列事件算计得相当周全,如若不是曹府车夫见过她的样貌,又凑巧被石中立认出她就是女道士刘德妙,她当真就逃脱了,根本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到她头上。

沈周道:“既然曹丰几可断定已经死去,查明凶手是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崔阳之死和曹丰之死都应验了那女相士刘德妙的话:‘崔良中和曹诚均有丧子之相。’她还预言过崔良中有丧女之相,那么崔都兰是不是也有危险?”

包拯蓦然醒悟过来,道:“你思虑得极是周全,我们得先赶去提醒崔都兰一声。”

如果刘德妙当真精通神奇相面之术,是从面相推断出崔良中有丧子和丧女之厄,可眼下崔良中已经死了,崔都兰却还没死,那这就不叫“丧女之厄”了,因而这一切所谓的预言只是刘德妙的杜撰。而从崔阳和曹丰先后死亡应验预言来看,这很可能是她巧妙杀人计划的一部分,预言要死的人都是她的目标,那么崔都兰就该是下一个了。无论如何,都得警示崔都兰,让她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