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 肥须亚麻蝇(第2/5页)

医院的人都在暗自猜测,她肯定是与男朋友同居了,也有人猜测她在谈一场见不得光的爱情,反正一时间传出众多猜测,谣言四起。朱兰的家在市里,父亲是国家干部,某局行政处的处长,母亲是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据其父母讲:“朱兰的性格倔强、任性,不怎么听话,但好强,想干什么准能干成。上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一直坚持学英语,英语水平非常高,但在单位没过多显露,同时还在读护理本科,因此,很少回家。”

沈建国进行尸检之后,在死者下体阴道内发现了精液,说明死者死前与人发生过性关系。毋庸置疑,这是典型的情杀案!这个李岳到底是什么人?必须第一时间查出其真实身份。专案组已经在当地户籍登记处进行了调查,结果没有一个与他条件相近的人。

大家不禁猜想,难道李岳是假名?如果真是这样,案件侦破难度又加大了不少。

按照房主和姜振江夫妇的描述,此人身高一米八开外,身材魁梧健壮,满头黑发,三十多岁,浓眉大眼,穿着十分讲究,也算一表人才,只是牙齿不太整齐,有点发黄。

按照这些小线索,沈建国等人前往医院调查,医院组织各个科室发动周边群众,进行分析,然后向上级汇报。

“这不是院宣传科科长李丘山?和他很像啊!再没有第二个人这么像了。”

“对!李丘山!你们仔细想想,丘山垒起来不就是岳吗?”

这下可把沈建国给乐坏了,他当即下了决定道:“太好了!咱们赶紧查查他!”

李丘山,男,35岁,三年前从部队转业,正营职下来,院部宣传科科长。他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并写得一手好字,深受医院领导重用,红得发紫。根据职工反映,他确实和朱兰关系不错,在一次春节文艺晚会活动中,朱兰就跟他跳舞。他家在远郊外,有妻子和一个8岁的女儿。因为路远,他平时也很少回家,长期住在办公室。

到这时,面对面地与李丘山接触,已经无法避免了。

李丘山被请到了派出所,小民警林宇负责与他谈话。

“你认识朱兰吗?”

“认识,一个单位的能不认识?”

“平时和她有接触?”

“有时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我是搞宣传的,也负责组织院内的文化活动,如舞会什么的,每次她都会参加,为人也比较热情。因为她是单身,条件也不错啊!”

“你对她印象如何?”

“很好,她的素质很高,也很有能力。”

“你们之间有没有特殊关系?”

“特殊关系,你是指……”

“没有特指。”

“她死了,你知道吗?”

“知道,前几天就听说了。”

“你对她的死有什么看法?”

“太可惜了,我觉得非常悲痛和惋惜。”

“你还有什么要谈的吗?”

“没有。需要我做什么,我尽量协助。”

“那好,请你仔细想想,有什么想法和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这两天别出远门。”

第一次审讯就这样结束了。对于沈建国来说,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对方的鞋,与凶案现场的一种鞋印基本相符,大小、花纹都差不多。

“看来有戏。”孙天赐对林宇的工作很满意,他顿了顿说,“下一步咱们要来真的了,先在暗地里把他监视起来。”这是对重大嫌疑犯采取的必要措施之一,也等于把他的怀疑升级了。

经过这次审讯后,李丘山开始坐立不安,难道他们发现我什么了?那个叫沈建国的法医看我的鞋是什么意思?李丘山不断地琢磨着这次审讯的细节。他是在跟我玩心理战?他开始暗自猜测着。

第二天中午,林宇来到了李丘山的办公室,并要求对方和他到派出所去一趟。当然,这也是常用的刑侦手段,这是按照沈建国的安排,先给李丘山施加心理压力,成功办理了传唤手续。

如此一来,李丘山的压力确实不小,他坐在警车上,一直在反复搓自己那双粗大的手。

他被安排到了派出所的一间空房间里,除了门外执勤的警察,没人与他谈话,室内也没其他人。他坐在椅子上不停地用手帕擦汗。过了半个多小时,他盼来了警察,一个身穿便装、身材偏瘦的中年男子,后面跟着一个穿警服的青年女民警,一起坐在他对面的一张三屉桌后边。

“李岳!”那中年男子正是沈建国,他声音低得好像是在叫李丘山,又好像自言自语,但声音里透着坚定、威严。

这一突然的低声呼叫,确实让李丘山感到意外。他不由自主地一抬头,随之发自喉咙深处的一股气流窜出了喉头和鼻腔,到了口腔又被刻意地咽了回去,但还是发出了半声“嗯”的声音。声音虽然只是从喉咙、鼻腔发出,还是被沈建国和女民警陆嫣然听到了。这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