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2/3页)

可以说,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平面的,不能简单地分为好人与坏人。作者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展示出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期待与失落,并以此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每一场对话里,作者都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进行了精准的描写,有时只是寥寥数语,却非常真实,仿佛说话者就站在面前,与读者一同忧乐。比如第十六章格雷琴与福克的如下几段对话:

“有时候卢克真的非常自私。”格雷琴说着,用一根手指轻轻地抚摸酒杯在桌上留下的一圈水印……

“我猜大概是因为遇到了凯伦吧。不过,卢克的想法总是很难揣摩。”她顿了顿,把桌上的高脚杯重新摆了一下……

“有时候,好像只有你才是卢克忠诚相待的人。”格雷琴说,“艾莉出事的时候,他那么坚决地捍卫你。你离开之后,他又为此承受了许多不幸。人人都盼着他松口,指望他放弃你。”她喝光了自己的那杯酒,从杯沿上方凝视着福克,“但他就是不肯。”

说是“对话”,其实只是格雷琴一个人在说,这本身便是一种展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方式。这里不仅有生动简洁的话语展现,更有画龙点睛的细节描绘,看起来是那样漫不经心、随意涂抹,却如此逼真而生活化,令人身临其境、过目不忘,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用心领悟能力,以及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众所周知,悬疑小说一般以情节的曲折、故事的生动取胜,《迷雾中的小镇》自然也不例外。但翻译过几部悬疑小说之后,笔者慢慢觉得,经常被视为通俗文学的悬疑小说,其实越来越讲究文学性,比如感情的细腻刻画、文学语言的充分运用以及各种艺术技巧的发挥,可以说,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或者经常是合二为一了。这在《迷雾中的小镇》这部作品中体现得可以说非常明显。

作品描绘了许多微妙而细腻的情感,十分触动人心。比如,主人公福克返回小镇后多次听到旧友或熟人讲起可怕的大旱,但是如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他对此没有概念,直到他看见童年的大河完全干涸时,才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冷酷无情的现实。“现实疯狂地嘲笑着他的天真幼稚。牲畜都死在了牧场上,他怎么会异想天开地以为清新的河水还会流经这些农场?人人都在谈论旱灾,他怎么还能无动于衷地一边点着头,一边却又意识不到河水已然干涸?他的双腿不住地颤抖,泪水模糊了视线。凤头鹦鹉在火红的天空中不停地盘旋、哀鸣。福克孤独地站在这道狰狞的伤疤上,将脸埋在掌心里。就这一次,仅此一次,他用尽全力放声尖叫。”(第十三章)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听到是一回事,而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他听到人们谈论草原的枯萎、生活的悲惨,但是只有当他看到昔日那清凉湍急的河水消失无踪时,他才终于意识到什么是干旱。再如,由于在不同的环境里过着迥然相异的生活,曾经关系最好的挚友也会疏远、陌生,面对小时候一起玩闹、成长的朋友,像亲兄弟一样的朋友,福克却不知该说什么,甚至想不起童年的温暖友谊。“当他们握手道别时,福克又一次努力地回忆着,他们两个为何依然是朋友。”(第二十二章)又如,福克回到阔别二十载的童年故居跟前,却无论如何都不敢上前。“……他走得越近,脚步却越慢。在距离那栋房子还剩下大约二十米时,他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童年故居。……他想捡起那个啤酒罐,找个垃圾桶扔了,又想重新粉刷阳台的门,把下沉的台阶修好。然而,他并没有动,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第十五章)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渴望与思念,还有淡淡的无奈与惆怅。

在这部小说中,类似这样的叙述和描绘并非偶尔为之,而是大量存在,以至于成为整个作品的基调,因而不再仅仅是作为悬疑小说的故事背景或情节铺展,而是早就成为作品的重要内容和特色,成为其高度文学性的充分展现了。如第二十八章中描绘福克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到墓园来,在母亲的坟墓前待上数个小时,“他很喜欢来看母亲,她是一个很棒的倾听者。他把零食、书本和作业带来,舒服地躺在墓碑旁的草地上,随意地讲着自己的生活,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自由自在。”重返故乡后的福克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不知不觉间,福克又一次摊开四肢在墓碑旁躺下了,干枯的野草扎着他的后背,树荫遮住了灼热的太阳。他透过枝叶望着天空,喃喃地对母亲讲述了汉德勒家的事,讲述了自己回家的事。他说到跟格雷琴的再次相见,说到曼迪在公园里的挑衅,说到伊恩在商店里的为难,说到自己的恐惧,说他害怕永远都无法揭开卢克身上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