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4/30页)

盛大雷翻看宋威当时在班上结业考试的论文,题目为《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内容其实在讲如何让中国过去的历史遗产在经济社会焕发生机,文中还以二爷山为例,说可以把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旅游项目相结合,把历史宝库与文创基金结合,等等。盛大雷把论文复印了一份,丁海琳把当时和宋威同班的同学的联系方式复印了一份。

两人向校外走,路过未名湖畔。博雅塔屹立百年,湖边的年轻面孔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中午我回趟公大。”盛大雷恨不得赶紧离开北大校园,当年令他“失身”的那个人就曾在这个校园里名噪一时。

丁海琳点点头:“我在北大校园转转,顺便下午挨个给宋威班里同学打个电话。”

盛大雷并没有进公大校园,而是和一个人在学校不远处的“贾三灌汤包”吃了碗羊肉泡馍。

当这个人走进饭店时,盛大雷的眼眶湿润了。过去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些没有击垮他,但是见到这个人,盛大雷好像突然又变成了孩子。

“你小子,瘦了啊!”这个人胡噜了一下盛大雷的脑袋,然后和盛大雷热烈有力地拥抱。

“宗队,您也瘦了!”盛大雷嘴中的宗队就是当年他在公安大学读书时学员队的队长宗翰海。

“你小子跑我们青岛老家去喝啤酒了?”宗翰海调侃道。

“喝几杯?”盛大雷顺杆儿爬。

“当然!服务员,二十个羊肉串、六瓶啤酒、两碗泡馍,牛肉的双饼,羊肉的单饼!”宗翰海对服务员说完,转过头来说,“怎么样,可以吧,你来牛肉双饼?”

“没问题,宗队!”盛大雷在宗翰海面前特别乖,仅有的遗憾是这里只有燕京啤酒,那个南里乐队有首歌唱过:“没有丰富泡沫的燕京……”

“叫我宗老师!”宗翰海笑得特别灿烂,盛大雷如沐旭阳。

“宗老师好!”盛大雷叫“宗队”顺了口,突然改起来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哎!案子办得怎么样?他们现在全指望你呢!”宗翰海充满了自豪。

“现在不好说。”盛大雷心里想:“要不是因为您,我才不会接这个案子呢!”

“大雷,你已经不是学生了,做事不是为了老师或谁,你自己认为对,就去做!”宗翰海口气一转。

“以前上学的时候,不知道您受了那么多委屈,为何还要坚持积极工作。现在我自己遇到了类似的经历……”盛大雷点头说。

“去面对,别逃避!”宗翰海举起杯。

“为什么世界上开始看着好的事情后来都会变糟糕?”盛大雷抿了一口苦涩的啤酒。

“婆婆妈妈!这种话都是以偏概全,自怜自艾!要都是你这种情绪和态度,那没人能干好警察了!”宗翰海说着,杯子一碰,仰头干了。

宗翰海拿起一个羊肉串道:“刘队我不认识,但那个夏璋我了解一二,跟你尿不到一个壶里。”

宗翰海找过夏璋当时在公大读在职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导师对这个学生也没有多深的印象,评价也是只有六个字——自我感觉良好。

丁海琳在路边买了一个煎饼馃子,边吃边步行前往中关村。如果说边走边吃东西不文明的话,那肯定不适用于当过兵的人,更何况是特种兵。

其实丁海琳的老家浙江是没有煎饼馃子的,但是她心中的他每次在北京吃煎饼馃子时,总会跟她说自己家乡的煎饼馃子多么美味。

他不是贪吃的人,但是他是热爱家乡的人。他当时吃的是一种乡情,丁海琳现在吃的是一份回忆与思念。

北京的煎饼馃子和清北的不是一个味道。比较而言,北京的煎饼馃子最多只能算是简约版,先摊煎饼后放鸡蛋,加一片薄脆和一小包生菜叶子,刷点儿酱;清北的煎饼面和鸡蛋打在一起,一起摊成饼,然后土豆丝、豆芽、黄瓜丝、豆皮、金针菇、香肠等都可以加进去,可谓内涵丰富。

丁海琳回忆起过去的点滴细节,慢慢向中关村走着。当年她在昌平的女子特警学院读书,因为管得严,难得出来过几次也没到过中关村。

她这次去中关村的目的很简单:宋威那期企业家培训班的班长是中关村一家企业的CEO,刚才与那人通了电话后,对方非常热情地邀请她到公司面谈。

中关村明代起为太监坟场,因明清时期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这里建了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改名为“中关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周围的清华、北大等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