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2/2页)

昨天晚上的幻觉又在他的头脑中闪现。

雅各布·沃克纳的脸。

不要再漠视上天了,照我说的去做,记住,对于忠实的仆人有太多的话要说了。

我的命运是什么,雅各布?

但是回答问题的却是天宝神父的形象。

成为世界的一个印记,悔罪的信号,宣告上帝依然活力四射的使者。

这一切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真实的吗?或者只是一个大脑受到闪电袭击的人的幻觉?

他慢慢地用大拇指翻看着这本圣经,纸张又薄又软,像布一样,有些页的文字下面还划了线,还有几页的空白处做过笔记。他开始关注那些做过标记的段落。

《使徒行传》(圣经·新约)第五章第二十九节。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雅各福音第一章第二十七节。在我们的上帝眼里看来,纯粹的未受玷污的宗教应该是:当孤儿和寡妇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保持自己不受世界的污染。

马太福音第十五章第三和第六节。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传统犯上帝的诫命呢?这样你们会借由传统让上帝的话无效。

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九节。那个对哪怕是最小的训诫也怠慢,而且教会其他人也做出了同样举动的人,将会被认为是天国的最不受欢迎的人。

丹尼尔福音第四章第二十三节。你的王国将为你而保留,但是你必须首先要知道上天统治一切。

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二十八节。我不会利用我的权威做任何事情,只是宣讲圣父交给我的事情。

真是有趣的选择,难道是心烦意乱的教皇想要告诉我的更多信息吗?或者只是他随意的选择?

四缕彩色丝带从书的最底下边缘探出来,捆扎在正本书的四分之三的位置上,他拿起那些彩带,把书翻到指定的页码。

装订线上塞着的是一个很薄的银钥匙。

克莱门特是有意这样做的吗?这本圣经一直在冈道尔夫堡,克莱门特床边的床头柜上,教皇可以这样认为,只有米切纳才有机会检查这本书。

他取出钥匙,知道应该开哪把锁。

他把钥匙插入盒子的锁里,锁的制栓马上退让,盖子开了。

盒子里面是信封,足有一百多张,每封信都是一位女士写给克莱门特写的,但地址有所不同,慕尼黑、科隆、都柏林、开罗、开普敦、华沙和罗马,这些地方都是克莱门特曾经任职过的。每封信上的回信地址却是同一个。他处理沃克纳的信件差不多有四分之一世纪之久了,他知道这个寄信人是谁,她的名字叫厄玛·拉恩,是克莱门特儿时的玩伴,他从来没有过多地问及她的事情,克莱门特主动说出他们是在班贝格一起长大的。

克莱门特同几个朋友保持着定期的通信联系,然而盒子里面个信封都是来自拉恩的,克莱门特为什么把这些信件留下来?为什么不销毁它们?信的内容可能很容易产生误解,尤其是像瓦兰德里这样的敌人。然而,很明显,克莱门特认为这个风险是值得一冒的。

因为现在这些信件已经成了他的财产,他打开了一个信封,把信抽出来,开始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