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比枪(第2/4页)

肖望的优点就是,对于别人不想说的事情,绝不多问。他一把揽住方木的肩膀,“走吧,去枪房。”他眉飞色舞地说道,“市局配发了一批九二式手枪,九二式啊。”

枪房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同事,有的在兴致勃勃地摆弄着新枪,有的双手各持一支五四式和一支九二式,正仔细对比着。枪房的老秦是个枪迷,正口若悬河地向大家讲解九二式手枪的各项技术参数。省厅来的技术员倒落得个清闲,坐在一旁吸烟喝茶。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初速350米每秒,弹匣容量15发……”

肖望挤进去,伸手就从桌子上拿枪,老秦急忙按住他,笑骂道:“看你小子猴急的,又不是抢媳妇,没轮到你们部门呢,出去出去。”

肖望嬉皮笑脸的,手上却没松劲,直到把枪拽到手里。“您继续讲,我就是看看,看看……”

方木笑笑,转头问那个正在对比两支枪的同事,“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吧。”他把两支枪都平端到眼前,“九二式不错,不过大概是因为习惯了,还是觉得五四更顺手些。”

“呵呵,是啊。”方木顺手接过他手里的五四式,轻轻抚摸那已经磨得露出原色的套筒,“老家伙可靠些。”

“这就是你不懂了。”正在摆弄新枪的肖望插嘴道,“还是九二式好。设计合理,科技含量高。”他举枪瞄准,扣动扳机,听到清脆的击锤撞击声后,满意地咂咂嘴,“有了这家伙,咱们的战斗力可就突飞猛进喽。”

几个同事也随声附和。方木笑着摇摇头,“决定战斗力的关键还是人,不是武器。”

“手里的家伙不行,再好的射手也发挥不出能力。”肖望立刻反驳道。

“操作武器的毕竟是人。”方木稍稍提高了声音,“武器性能的发挥程度也取决于人。”

“得了吧。”肖望撇撇嘴,“同等级别的射手,武器不同,战斗力肯定高低有别。”

“未必。”

“不信?”肖望目光炯炯地盯着方木,“要不咱俩比比?”

方木苦笑一下,刚要拒绝,周围的同事就哄起来:“比一下,比一下……”

“对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有更心急的,已经拉住老秦要子弹了。于是,几分钟后,吵吵闹闹的一群人簇拥着方木和肖望到了地下靶场。

方木看看面前摆放的一支五四手枪和一只装满子弹的弹匣,感觉有些骑虎难下。“真要比?”

“怎么,你怕?”肖望把装满子弹的弹匣插进九二式手枪里,哗啦一声推弹上膛。

这句话激起了方木的好胜心,他推推眼镜,拿起了手枪,屏气凝神瞄准。几秒钟后,清脆的枪声在地下靶场依次响起。

第一枪,方木九环,肖望九环。

第二枪,方木十环,肖望九环。

第三枪,方木九环,肖望十环。

第四枪,方木十环,肖望八环。

八枪打完,方木在总成绩上领先肖望两环。方木手里的五四式手枪已经空仓挂机,他刚要把枪放下,好事的同事们早把另一只装满子弹的弹匣摆在了他的面前。方木看看身旁依旧持枪瞄准的肖望,心想肖望的九二式手枪里还有七发子弹,再打一轮也好。于是,他取下了空弹匣,刚要伸手去拿新弹匣,却听到周围的同事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呼。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肖望手里的九二式手枪正指着自己的脑袋。

老秦最先反应过来,他的脸一沉,伸手去抓肖望手里的枪。“你小子想干吗?射击训练时枪口不能对人,你不知道规矩么?”

肖望一挥胳膊把老秦的手挡开,目光始终停留在方木的脸上,足有五秒钟后,他才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已经没有子弹了,而我还有——这就是优势。”

一时间,整个地下靶场鸦雀无声。良久,一个年长的警察才若有所思地说道:“小肖说得有道理,这就是优势。”随即,附和声四起。

肖望缓缓地放下枪,忽然笑了笑,“旧的必将被新的取代,这是规律。”说罢,他滑稽地做了一个举手投降的姿势,“开个玩笑啊,别介意。”

方木看了他一眼,放下枪,转身走出了靶场。

傍晚。方木开车回家,一路上,他不停地从倒车镜里观察后面,直到确定没有跟踪者后,才把车停在了一片住宅小区前。他从小区的南门进入,在密集的楼群间曲线行进,最后从西门走出了小区。他又穿过两条街,然后站在了一栋老式住宅楼前,左右张望一番后,他掏出钥匙开锁进门。

这是一处五十六平方米的房子,一室一厅。一年前,方木的姨妈举家迁往杭州,这处房产就由方木的父母买下,打算将来给方木用作婚房。老两口的意图很明显,想用这套房子促使方木尽早成家。方木对此颇不以为然,也极少过来住。想不到,如今这套房子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