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4/11页)

我和丽丽久别重逢。格外亲热,她比以前风采得多了!在与她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到她有很多优点,是我望尘莫及的,她性格坚强,不像我那样软弱;她热情柔和,但又有节制;她不畏强暴,洁身自爱,做人有自己的原则。她是位多面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她思想成熟,社会经验十分丰富,想不到相别仅几年,她就进步这么快!我从内心深处钦佩她,喜爱她!由于彼此兴趣相同,我们的感情与日俱增。

花开愈艳,危险就愈多,除了大自然的风雨摧残外,人为的损害更加险恶,有人想攀折它,甚至揉碎它。

三个月前一天,王仲钦对我说:“黎丽丽经常与你漫游金陵各地的名胜古迹,这是她的一种嗜好。这星期,你约她游清凉山吧!”

我一听到清凉山三字,心里一阵发凉。清凉山,就是古代的石头城的旧址。那里地方僻静,风物荒凉。我想这个居心叵恻的流氓,肯定选择这个偏僻的地方,企图对黎丽丽施暴,达到奸淫的目的。

这时我就当面揭穿他的阴谋,想不到他却嘿嘿笑,说:“用暴力得来的爱情就是达到了目的,也只是兽性的行为,有什么意思呢?我是一位正人君子,岂肯干这不道德的事!我不妨对你实说,我很仰慕她的才华,欣赏她的歌艺,我想通过戏剧性的遭遇,接近她,首先使她对我有一良好的印像,至于具体怎么做法,暂时保密。我可向你保证,不会难为你,也不会侵犯她。不过到那个时刻,你应假装毫不认识我,这点你千万要记住。请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忖君子之意。

“你先别发问,请你注意听着:你带她到清凉山,目的在于看‘扫叶楼’。你要先向她介绍扫叶楼的出处和特点,而引起她的兴趣。扫叶楼在清凉山的南麓。明朝末年,江南有个大画家兼诗人,他姓龚名贤,别号半千。明朝灭亡后,他终不忘故国,自称明朝遗民,隐居在这里。他画了幅图画,挂在楼上的佛堂中央。画的是一个老和尚,在西风萧瑟之下,扫着残叶。他的意思是,国破家亡,好像西风残叮,到处飘零,‘黄叶中原走,残局准收拾?’那个和尚,姿态逼真,栩栩如生,据说就是寓意明太祖,因为朱元璋是和尚出身。这幅画是他的精心杰作,‘扫叶楼’就因为这幅画而得名。其实龚贤的画超过明朝四大画家,他对明末清初的名画家四僧和扬州八怪都有深刻的影响。四僧是明朝皇室或遗民,明亡之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与龚贤气节相投,又景仰龚贤的画风,来往密切,受益非浅。八怪是清朝中叶扬州八大画家,他们诗怪、字怪、画怪,因此号为八怪。他们作画流派多师承于龚贤。

龚贤的画很多,老僧扫残叶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爱好绘画的人,能够看到这幅画,可说是三生有幸,一定会得到极得到极大的启发。”

他知道黎丽丽是个画迷,估计丽丽听了之后,非看不可。果然不出所料,丽丽上当了,她欣然答应,决定于星期五上午和我同往。其实我当时听他的话也很着迷。黎丽丽要看的是龚贤的画,我想看是龚贤的历史,也许,在这个楼上可以看到他的生平介绍。

当时,我有一种想法,正像他所说的是为了仰慕丽丽的才华,而要在扫叶楼与她相见,谈画、谈诗、谈史,我以为他是为了显耀才气。因为他再三向我保证,不用暴力,所以放松了警惕性,没存戒心。

扫时楼占地不大,僻静幽雅,座落千山,楼道斜通,落叶满径。榜门一联,左写:“一径风声飞落叶,六朝山色拥重楼。”右写:“四面云山朝古刹,一天风雨送残秋。”此楼的胜景尽在诗意中。此时我有些胆怯,丽丽却兴致勃勃,一边欣赏此联,低头吟咏,一边直同上楼,我随之同上。

一看楼内,四壁罄空。我知上当,愧对丽丽,有些尴尬。而她却不在意,聊以自慰地说:“世间上许多传说,都是活灵活现的,究竟百闻不如一见。许多名胜古迹,经岁月沧桑,已面目全非,这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名画虽然没有了,尚幸此楼犹存,总算不虚此行。”

这时江风拂面,神清气爽,我俩凭楼眺望,长江水浪滔滔,白帆片片,石头城下桅樯动,帆影掠窗前。而近处的雨花台,莫愁湖;远处的牛头山,献花岩尽在眼中浮现。我们正陶醉于山楼美景中,忽然听到楼梯传来啦啦声,几个人有说有笑,抬级登楼而上。我俩以为都是游客,毫不在意。

谁知这班人一上楼,就来个突然袭击,把我俩分别抱住,先用手帕堵塞住我们的嘴,后用白花布把我眼睛蒙住,绑在柱上。丽丽则被他们按在地下,只听他们像野兽曝叫似地喊:“剥她的衣裤!”丽丽在地板上反抗挣扎,我内疚加恐惧力图挣脱束缚拯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