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茶王隐谷》第09章 彩虹的尽头(第2/3页)

我大惊失色,赵帅平时挺精的,现在怎么犯傻了,这么一把壶子也卖五万,还不知道是装茶的还是装尿的。再说杀价也不能这么杀,起码得表现出对茶壶不感兴趣,现在就问茶壶能不能降价,摆明了打算要买,人家不狠宰才怪。我叹息一声,心想赵帅又变得有钱了,所以花钱也不再心疼,出手阔绰得就跟李嘉诚一样。

吴店主不放过机会,扬言道:“这壶子本来五十万我都不卖,今天五万卖给你,一分也不能少啦。”

“大家都是生意人,你开个真实价,别打马虎眼。”赵帅粗声粗气地说。

我连忙阻止:“我们没带那么多钱,哪里买得起,这壶子还是还给吴老哥吧,你就别瞎闹了。”

吴店主不可给机会周旋,他当即一口咬定:“好,五万就五万,我这就找东西给你包起来!都说姓赵的眼光独到,今天一见,果然所言不虚。”

等吴店主兴冲冲地奔进内屋,我马上大骂赵帅,要糟蹋钱也不能这么糟蹋,这个破茶壶怎么可能值五万块,我看五块还差不多。谁知道,赵帅却忽然压低声音,说你今天怎么这么笨,难道没看出来茶壶藏有玄机。我狐疑地盯着赵帅,嘀咕着一个破壶能有什么玄机,别他妈为你乱花钱找借口。

赵帅看我不开窍,于是悄悄地提醒,我才猛然醒悟,吴店主他根本不了解这茶壶的真正价值!赵帅家里尚算宽裕,以前就收藏过不少的珍奇古玩,对于鉴赏自然也略懂皮毛。这个茶壶是用天青泥做的,而这种泥产自清朝中期,后来失传了。

在紫泥中,自古至尽以天青泥为最,什么是天青泥?据说丁山大水潭,原本是开采紫砂泥的宕口,天青泥既产于此。后来挖通了地下水脉被淹没,成了一个大的水潭。在紫砂行业内,长期以来习惯把紫泥称为青泥,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仍是如此。而天青泥是紫泥中最好的泥,经过焙烧后的颜色深沉、和润、典雅。旧时紫砂业者用泥都考虑成本,一般的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都是普通的紫砂泥。真正的天青泥,因原料稀少,非高手不用,非精品不做。

因为天青泥稀缺,上世纪七十年代,宜兴紫砂工艺厂以人工合成的方法,欲使天青泥再现。由此出现了拼紫泥。但终因基矿、配方及量产等因素,未能如愿。但偶尔也曾出效果,只是较少。哪像现在,别说天青泥做的砂壶,就连紫砂壶都是用化学品调出来的,根本不是紫泥了,也因为如此,真正的紫砂壶少之又少,养了数十年的紫砂壶更是决绝于世了。

我震惊之余又想,吴店主说茶壶才有几十年,但天青泥产自清朝中期,后来就失传了,他怎么可能有这东西。天青泥茶壶小巧玲珑,精美绝伦,不像是吴家陶店能做出来的,八成也是从哪座古墓扒出来的。吴店主不懂茶壶的真正价值就是最大的证据,如果是自己的东西,怎么会当废品卖了,天青泥茶壶少说也得几百万。

终于,交易成功,赵帅把随身带的钱全部堆了出来。因为要出来收茶,当时镇上是没有取款机的,所以收茶人身上都带有很多现金,也因此成为劫匪的不二人选。交易完毕,赵帅和吴店主都乐呵呵的,但笑到最后的却是我们。吴店主还要把茶盘赠送,但赵帅嫌东西太大,所以就没要。茶盘的工艺也很精湛,上面刻画了古时的茶山与茶道,可以说是一副简易的古地图。但茶盘的用料很普通,根本不值几个钱,所以我们就说留着卖给别人吧。

雨恰好停了,我们不敢多做停留,找了借口就马上离开了吴家陶店,免得吴店主又反悔。找到了上好的茶壶,赵帅就不再想找茶王谷了,连茶叶都不想收了,一心要回京把茶壶卖掉。我站在泥泞的路边,不愿轻易离去,还想追寻祖父与父亲的脚步,想找到他们曾一心向往的茶王谷。

天青泥茶壶和古墓石碑都有同一句话,茶坡上挖出的古茶具也刻有,莫非这就是茶王留给后人的线索?雨滴从竹叶上打落,赵帅急忙把茶壶收起来,生怕弄坏了五万块买来的壶子。我抹了抹脸上的雨水,望着青碧的茶山,忽然发现茶山上有一道绚丽的彩虹。我马上想到天青泥茶壶也有一道彩虹,那句古诗:茶王隐谷天桥头,紫气东来万点星,天桥不就是彩虹的古时说法吗?

“难道茶王谷就在彩虹的尽头?”我疑惑地想,但又马上摇头,彩虹哪有尽头,如此说来就是没有茶王谷了吗?

赵帅听了我的想法,他就说:“搞什么鬼名堂,老子还不稀罕找它呢,管它是在彩虹的尽头,还是在世界的尽头,都去死吧。”

“我们再上山去看看吧?”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所以想要去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