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南洋怨杯》第01章 观音墓(第2/3页)

我疑惑地看着木清香的背影,问道:“这事和我父亲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木清香终于告诉我,为什么大家都想找到月泉古城。要知道,清朝喝茶的喜好胜过前面几个朝代,从茶人手里压榨了许多的茶叶与宝贝。不光是清朝皇室最爱的普洱茶,还有天下中所有的名茶,以及茶具、与茶叶制造有关的独门秘密,都被他们占有了。除了把金银收起来,身为最后一个茶王的阳赤山也被慈禧招安,负责把紫禁城里的珍贵茶叶、茶具、典籍运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等到列强被击退后,有朝一日再重新取回。

可惜,茶王阳赤山在把那些宝贝收藏后,准备返回时就失踪了。那批运送的人中,阳赤山没有留下活口,因此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那些东西藏着哪里。这件事还是慈禧旁边的一个宫女透露的,那个宫女比较有良心,她看不下国宝流失,在列强闯入北京时,她就携带了宫里的三个夜明珠跑掉了。

这件事并非典型,因为那时从紫禁城里流失的国宝数都数不清,因为东西太多了,事情也太多了,所以关于茶王失踪的事也就很少有人关心。他们眼下要找的,是流落在民间的东西,鬼才有兴趣去找失踪的茶王,毕竟这些事情的难度比起来,茶王的那件事太难搞了。

根据宫女的透露,茶王阳赤山向慈禧保证,那批东西会好好保管,会放入一座难以找寻的古城里,那里是茶王的起源地。以茶王的本事,要保存珍贵的茶叶百年不坏,对他而言并非难事,所以过了这么久,不但茶叶没坏,反而越陈越香,简直成为了难得一见的宝藏。至于古城在哪里,又是什么古城,宫女知道的不多,这也只是在少数老茶人里流传的故事罢了。但祖父不同,他接触了茶人后,综合所有线索,认为那天在佛海树林里见到的肯定是阳赤山,所以坚信这个传说。

最后,让这个传说成为真实,是因为一座观音墓的发现。先说在1966年北京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古迹中,有4922处被毁掉,其中大多数被毁于1966年8、9月间。在破“四旧”的名义下,红卫兵们把古字画烧毁,把古瓷器砸碎,把古铜器熔掉。

在一次意外下,有人发现北京郊外有座荒墓,里面竟有十多座白玉观音像,就连棺木里都藏了一尊黄金观音像。一开始,有人迷信地说那是观音娘娘的化为凡人时留下的墓,到后来一查,才发现那是某位收藏家偷偷将自家宝贝藏进了墓室,因为他不舍得宝贝被毁掉。可是,就在那座观音墓里,有人发现了一个茶杯,在那个茶杯的杯上身,描画了月泉古城的模样。

因为茶杯不起眼,而数座观音像又太鲜艳,所以茶杯才没被收走。收藏家因为私藏古董的关系,最后就没了下落,不知道是被批斗死掉了,还是被关到哪里去了。那个神秘的茶杯几经展转,从香港流到了南洋商人的手中。经过他们鉴定,茶杯是晋代之物,晋代茶杯早在《红楼梦》里就提到过,书中的妙玉珍藏了晋代豪门富室王恺的茶杯。

如果茶杯是晋代之物,那么月泉古城至少是从晋代流传下来的,比唐朝还早了几百年。这个茶杯据说是被祖父收藏了,当他们找到了茗岭里的丹池后,肯定也发现了古城模型,自然更相信月泉古城以及阳赤山藏茶的传说。那些茶叶如果找到,价值是难以估计的,人心是贪婪的,我想到这里,不禁觉得祖父不是那么慈祥了,居然也为了世俗之物卖命。

可那些茶叶又怎么能说是世俗之物,全是茶人们辛苦制造而来,甚至花掉了几代人的心血啊。如果就这么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那制造的它们的茶人肯定也不甘心。祖父那种变态一样的追求,换个角度来想,也能体会出来。要么你别给我知道,给我知道了就一定要找到,但天不遂人愿,祖父到死都没找到,就连父亲也是一样的命运。

木清香在勐海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还一直提醒我曼笼寨会有灾难发生,敢情她不是平白无故做的,全因她认识我,也认识我父亲。木清香仍看着窗外,我问她为什么要找我,以及试探我是否能胜任寻找古城的任务。木清香告诉我,1971年祖父回国组织的那两批人中,有一批去了茗岭,另一批去找月泉古城。可是,我父亲去了茗岭,但1岁的我则和祖父与大伯父去找古城了。

那批去找月泉古城的人不知道去了哪里,又出了什么事,总之好像只有大伯父一个人找到了古城的下落,就连祖父都没有看见。我既然曾经接进古城,或许若干年后,会有机缘再见一次,因此木清香才想到要和我一起找。我想了想,大伯父后来的生意做得那么大,比祖父的还要大,搞不好真的是从月泉古城里偷了点东西出来。大伯父贪婪自私,当然不肯跟人家说找到了古城,肯定想一人独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