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南洋怨杯》第09章 闭眼识茶(第2/2页)

我心说这下糟了,茶叶是偷来的,要是大摇大摆地跑去厨房煮茶,万一被大伯父发现了那还了得。为了掩饰,我只好找借口,说最好半夜才去厨房烹煮茶水,免得被其他人发现了。开小灶嘛,当然不能被别人发现,要不知道我们的战略方针,岂不是输定了。木清香听不明白我的花言巧语,还说我那是想偷懒,不过她没有强逼我,只说晚上就晚上吧。

我刚高兴诡计得逞,木清香却说:“既然晚上才煮茶,那现在我就把茶叶的种类、年份告诉你,还有一些常识,你要是不清楚的,也要问出来。”

我最讨厌上课了,但木清香都已经迁就我那么多了,于是就坐下听来听木清香给我普及知识。木清香首先说,中国明朝以前都是以绿茶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但以形态分,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我以为偷来的茶叶有五种,但木清香却说只有三种,其中有苏州碧螺春、天池茶,云南普洱茶,其中普洱茶又分为30年、40年、50年三种陈茶。

碧螺春和天池茶都是绿茶类,这种茶不宜久留,所以斗茶时不会考起保存年份,只会考起产地。而且如果你不是行家,喝绿茶时最好别用煮的方式,因为高温通常会破坏绿茶的营养和味道,大多人一般选择冲泡,但真正的行家都喜欢用煮的方式。像上回在青岛斗茶,我当时用的茶叶是紫笋茶,火候控制得不好,茶的味道早就变了。

普洱茶是黑茶,这种茶越陈越香,所以光用冲泡是不够的,要想喝出真正的茶香,就必须用烹煮的方式。木清香说我肯定不能短期学会,当时闭眼识茶的确有速成方法,那就是品茶时用吸入一片茶叶。如果茶叶细滑,且柔嫩,那就是绿茶类;如果茶叶老硬,且刺舌,那就是黑茶类;如果茶叶滑过舌尖,摩擦出甜味,那就是乌龙茶;如果茶叶软硬不一样,摩擦后有苦味,那就是红茶;如果茶叶软若水汤,入口即味道清甜,那就是白茶。

木清香对我说实话:“现在很多茶叶都是用茶包来泡的,你没有办法喝到茶叶,但你大伯父绝对不会用那种拙劣的方式。一般他们都是直接闻,但是这方法必须很长的实践来培养感觉,你现在只有走捷径了,先将一片茶叶吸入口中,用舌头去感觉茶叶的本质。如果你用舌头还体会不出,那你可以用牙齿咬一下茶叶,然后再用舌头去感觉。”

我犯难道:“怎么那么难啊,我看你年纪不大,难道在娘胎里就开始喝茶了?”

木清香总是不理会我的戏谑,她自顾说道:“我相信你能分清绿茶和普洱茶的味道,但绿茶之间的种类可能对你有点困难。碧螺春和天池茶都是绿茶,但它们在茶叶上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生长环境不同,碧螺春比天池茶的叶子要薄一点儿,但天池茶的叶子更紧密,不容易散成碎片,你只要仔细比对以后就能感觉得出来了。”

“那普洱茶呢?它的味道我尝得出来,但是年份怎么尝出来?难道也是用舌头去体会叶子的不同?”我困惑地问。

“这个光喝茶叶是不够的,还需要喝过很多种年份的茶叶才能分辨,但也有一个速成方法。”木清香对我说。

我激动了,急着问:“是什么方法,赶快告诉我!”

说到这里,木清香就不肯再继续了,她说必须这个方法必须等到煮茶时才能讲得清楚。我知道有速成方法就觉得高枕无忧了,木清香现在不肯说就不说,反正能很快学会,不需要太担心。到了晚上,我们再偷偷跑到厨房借火,慢慢地学习。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很开心,好像很乐意这么偷偷摸摸地。

我正胡思乱想,木清香却问我是不是拿完了大伯父带来的茶叶种类,我很肯定地说只有五个瓶子,肯定全部都拿了,绝对不会遗漏。我话刚说完,木清香就对着那五份茶叶沉思,末了,她才对我说这些茶叶十分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