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蒙顶神香》第11章 饬江汉关税务司(第2/2页)

廖老二直说这不可能,因为茶务厂所在这里深藏了一段时间,如果有危险的话,他们不会选这个洞穴做为据点。其实,我也考虑过这一点,但月泉古城一开始也没危险,后来才被人破城。只希望过了那么多年,石洞已经没有危险埋伏了,可看情况又不尽然。

我在案台上找了找,有一本册子记录了这处茶务厂所的建立过程。根据上面的记载,选址此处时洞穴就已经被人雕琢过了,可能是某位前辈曾住在这里。从建好茶务厂所,到把《茶书总纲》几近完成,前后花了20多年。册子上的计划是花30年,可他们却神秘消失,还有10年的任务没有完成,现在也不知道其他夺来的茶书收藏在哪里。

我乐得清闲,干脆坐在冰冷的石椅上,翻开案台上的册子,廖老二干脆就站在我对面。案台上的资料不多,没有记录天下间一共设立了多少个茶务厂所,见于历史记载的只有“饬江汉关税务司”里的“一笔带过”。看武夷山茶务厂所的规模,即使它不是所有茶务厂所的龙头老大,地位也不会低。

廖老二担心地问:“小路,其他厂所会不会也有那么多茶书?如果真这样,可能已经有人发现了别的厂所了。”

“这不大可能,我觉得只有这一处,如果都干一样的活,那就没必要设立那么多个茶务厂所了。”我说道。

廖老二又问:“那也不对啊,看起来林家人早就发现了此地,为什么这些东西他们都没整理呢?这样丢在这里,不怕被别人发现吗?”

“所以他们才派人守住这里嘛,你叫他们把这么多书往搬哪儿搬,肯定会引起别人注意。林家人太有心计了,好东西不分享,居然藏得那么好。”我感叹道。

廖老二不屑道:“什么东西都分享,老婆要不要分享啊?成功的商人都不是人,他们总会有点心眼。如果当初把茶书全部分享了,林家现在能有这么风光吗?”

我一时语塞,要做商人就得不是人,这种观念太不和谐了。林家人肯定不笨,不会一样东西都不拿走。茶务厂所既然收集了天下茶书,那很可能也收集了天下名茶。林家人不带走书,却带走了那些珍贵的茶叶。

顿时,在来武夷山之前,我们就打听到林家人的来龙去脉。1941年,中国茶叶公司武夷山建立了茶叶研究所,林家人就是从研究所走出来的。在文革前,林茗主动离开了茶叶研究所,没说明具体原因,执意离开了。这些事情交织在一起,绝非偶然,第一个发现此地的肯定就是被称作“茶痴”的林茗。

廖老二看我沉思不语,忽然就说不对啊,此处如同一个藏经室,那老鬼和两具腐尸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听后马上回过神,心想刚才怎么没注意到这事,难不成藏经室里还有别的通道。我咬牙站起来,左脚越来越疼,就好像一直有人用刀在割脚踝。我刚叫唤了几声,廖老二就说我装模做样,没有一点儿男子气概。

我起身后单脚跳到石屏风后面,那里都是石笋,都是万千年才成形的,因而这种地方很难设置暗阁。廖老二绕过案台和石屏风,看到后面全是石笋,也说这后面不会有机关。我心想这不可能啊,如果到这里就没路了,难道两个死人早就死在这里了,其中一个该不会就是林红岩吧?

望着石洞里环绕的石笋,我忽然想起点什么,似乎藏经石里有一个被忽略的地方。可这时我们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头一看,老鬼居然挣脱了束缚,又杀回来了。我的脚踝受了伤,斗不过老鬼,廖老二胆子也不大,所以我们俩人都惊慌地愣住了。眼看老鬼急冲冲地杀过来,我想找把武器防身,却想起带来的匕首丢在石廊那边了,廖老二也大声嚷嚷,他的匕首不知道丢哪儿去了。

我们才说了一句话,老鬼就朝我扑过来,瞬间将我压倒在地上。廖老二早就吓呆了,傻愣愣地站在一旁,半天都不来帮我。我慌张地想,老鬼怎么那么喜欢把人压倒,真是一个变态!可老鬼扑倒我后,他却没有什么动静,当我把他推开时,觉得手有一把热乎乎的黏液。

抓地掉落的手电,往老鬼的身上照了照,不知何时,这老鬼的腹部竟被人捅了一刀,而那匕首就是我们带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