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蒙顶神香》第39章 禁止进入(第2/3页)

第二层船舱在古船的最下面,走下去时有一道坚固的梯子,是用上等的黑风木制造的。通常,最后一层船舱用来储存货物,如果这是一艘护玉古船,那么最后一层船舱里极可能有千年古玉。顺着梯子走进去,里面的空气很沉闷,但下面并不是密封的,所以里面的气体不会让人昏迷窒息。

第二层船舱全用黑风木建造,这里除了厚厚的灰尘,其他还保持原样,别没有出现第一层船舱的坍塌现象。我惊奇最后一层船舱用料精良,甚至还有青铜镶嵌,一切都整整齐齐的。不过,这层船舱是古船底部了,这部分要触水甚至触礁,用料都是黑风木并不夸张。昏暗的船舱内摆满了箱子,还有一个被锁着的库房,我心想青霜剑为什么不放在这一层,这里不是更安全吗。

我弯腰要去敲敲那些木箱,看看里面装了什么,这时古船里竟有呜咽的声音冒出来。六声求救已经停了,现在换成女鬼哭泣般的声音,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木清香环视一周,并未见到活人身影,到现在还一脸镇定。我庆幸地想,要不是有她在身边,我可能早待不下去了,大概她是我命中的福星。

我听了就说:“今晚怕是不能睡了,不把古船拆了,找一万年也找不到答案。会不会古船上死的那些人冤魂不散,许久未见活人,今晚就拿我们寻开心?”

本以为木清香会说我迷信,怎料她点头道:“你说的不是不可能,但如果真是那时留下来的冤魂,他们肯定不会用这方法,因为六声求救法在西汉还没发明。你难道忘了,六声求救法是陆羽写出那首诗以后才创出来的吗?”

我刚才一直被氛围干扰,倒没想这么深,此话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六声敲打已经停了,换成了女人般的哭泣声,这种情况没让人毛骨悚然,也让人尿裤子了。木清香仰头听了听,最后给个猜测,可能是风刮过森林,并不是女鬼的哭声。我也不想疑神疑鬼,索性骗自己相信这个猜测,但又觉得这一定是哭声。

可是,我刚骗了自己,船舱里的哭声就变得更真切了。我迟疑地走向船舱里的库房,提心吊胆地在旁边听了听,他妈的,哭声就在这库房里面啊!我吃惊地叫木清香过来确认,这回肯定没错,我的耳朵不会那么背。这一回,就连木清香也感到意外,哭声果然就在库房里,想否认都不成了。

这间库房只有一扇门,没有一扇窗户,不晓得库房是不是都这么设计的。我跟随手电的光柱,打量这间阴森森的库房,它用了厚实坚固的黑风木,历经千百年也未被腐蚀。库房是封闭的,那扇门没有锁,但我试着要推开时,却怎么都推不开。木清香伸手拉我退了几步,接着用手电照着那扇黑风木门,叫我仔细看上面的字。

那是两个古字,扭得像麻花一样,要认出来挺费神的。秦汉往前推,他们的文字都属于上古汉字,比起唐宋以后的难认,可又比甲骨文简单点。(称为上古汉字,只是一个现在的学术称呼,当时自然不叫汉字)我感觉认识这两个字,看了很久又认不出来,于是就问木清香那两个字到底说了些什么。

“是禁止。”木清香立刻答道。

“禁止?你没开玩笑吧,汉朝时有禁止这个词了吗,不是现代才有的?”我质疑道。

木清香奇怪道:“你不是说,你的专业是中文吗,难道没读过司马迁的〈史记〉?”

那种无味的古书我怎么耐心看完,看个开头就扔掉了,倒是看过《金瓶梅》、《西厢记》等书。木清香不懂我选书的目的,也没有深究,认真地对我说《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刘彻(汉武帝)的历史传记。《史记·循吏列传》就曾提及:“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由此可见,“禁止”一词早在西汉时就有了,其他典籍也有这个词。至于与现在的词义是否一致,那不需讨论,总之差不了多远。我问木清香怎么知道那么多,《史记》都能背出来,她说这是在深山大宅里的一本书,以前读过一次而已。我心说该不是吹的吧,看一次也能记住,怎么不去记别人的银行密码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禁止”也有不许别人出入的意思。我听着那阵哭声,心里毛毛的,莫非古船当时就关了女鬼在里面,要不没事写个“禁止”干嘛。听着断断续续地哭声,木清香也说出里面关了什么东西,愣头愣脑地想去推门,完全不顾忌库房里是否真的有鬼。

我见状就大叫:“你疯了,把门打开,难道不怕鬼?”

木清香对我说:“你以为几块木头就能关住鬼吗?放心吧。你刚才不是推了门,没推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