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陛下,我要辞官

裴铮回到川舒苑, 看着熟悉的地方,又不可避免的想起了朝朝来,他还记得他们在这里生活时候的点点滴滴。

只是那个时候, 不好的回忆占据了很多很多。

他们之间也有甜蜜的往事, 但那些记忆更加的遥远, 他现在想起来, 还觉得心中钝痛。

裴铮呆呆的坐在一旁, 福全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 将裴铮的朝服摆在一旁,“世子,夜深了, 您早一些休息。”

裴铮随意的点了点头。

之后,福财又做了许多,小厮会做的事情。

他们俩谁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倒是镇南侯府的那些下人们, 开始议论纷纷, 他们怎么都没想明白,为何福全侍卫,还会做小厮的活了?

难不成是因为雍州并没有什么人伺候,委屈了他们世子吗?

川舒苑的下人们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看着裴铮的卧房时又多了一些心疼。

福全对此一点儿也不清楚, 这一回福财和春荷都没有跟着回来,世子爷身边用的惯的人也只有他一个, 虽说这些事情不需要他来做, 但福全只希望裴铮可以过得舒心一些。

裴铮的睡眠, 就算到了京城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一直都睡不着, 直到天色渐渐亮了,裴铮才缓缓的合眼,笼统睡了不到两个时辰。

福全就进来伺候他更衣。

今日,裴铮要进宫。

他已经许久未曾上朝,此番出现在宫门外,文武百官们纷纷侧目,一个个偷偷的打量着裴铮,只想看看这么多年过去,裴铮到底变得有什么不一样的。

虽说镇南侯世子一直都在雍州,但朝堂之上关于他的传言是不会少的,雍州刺史并不是个很好当的官职。

雍州一向都是贫瘠之地,这件事情众人皆知,任谁调职都是不会忘这些地方去,除非是实在没有法子。

但裴铮却是自己主动去的雍州,放弃了京城的一切。

只是这件事情没有什么人知道,众人只当他是被贬官的,当初那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起初有多羡慕,后面就有多庆幸。

京城众人,看热闹的居多,纷纷等着裴铮跌落。

只能说有能力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是有能力的,他去了雍州之后,那贫瘠的地方日渐繁荣。

陛下对裴铮更是赞不绝口。

故而有许多人都想一睹裴铮的风采,尤其是新入仕的官员们,只可惜雍州刺史一直都待在雍州,怎么都不愿回京,他们的期望也就那么落空了。

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个的心中都有了不少的计较。

许多人都知道裴铮年轻,倒是不知道他会这么年轻。

四面八方有不少视线汇聚到裴铮的身上,有探究的,有疑惑的,有欣赏的,自然也有鄙夷的。

可裴铮统统都不在乎,只是恭恭敬敬的站着,很快就到了早朝的时间,裴铮随同百官一块儿上朝。

听着他们在朝堂之上各抒己见,而他就像是个看客一般,把自己游离在外。

直到坐在高位上的萧鸿熙点了他的名,“裴卿是怎么看的?”

一时之间,所有的争吵都戛然而止,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裴铮的身上。

裴铮在上朝的时候心不在焉,偷偷打量裴铮的人都能够看的到,有些人开始等着看裴铮的笑话。

可裴铮却对答如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些人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只觉得被裴铮比下去了,他们久居京城看问题竟然还没有裴铮看的明白。

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变得青一阵白一阵的。

萧鸿熙看着裴铮,倒是由衷的满意,尤其是这些见天都喜欢吵架的臣子们,这会儿一个个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似得,什么都说不出来。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憋屈的不得了。

萧鸿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唇边泛起了微微的笑容,只觉得裴铮当真是自己的好臣子,要知道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萧鸿熙每日听着朝臣们吵吵嚷嚷的,当真被他们吵得头疼欲裂。

可是他一个当皇帝的,还能怎么办?

总不能去捂嘴。

只能每日听着,面上微笑着,心里别提有多烦躁,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萧鸿熙的唇边,泛起了微微的笑容。

因为裴铮的缘故,这些人忽然有些不想吵了,刚刚入仕的没见过裴铮,故而观望着。

一些见过裴铮的老臣们,就会想起曾经遭遇的一切,于是安静了不少。

萧鸿熙这心里头就更加满意了。

下朝之后,萧鸿熙留了裴铮,君臣二人在御书房谈事,萧鸿熙问了许多雍州的事情,虽说这些年他对雍州的事情都一清二楚,但书信收到的,自然不如亲耳听见来的直白。

裴铮也同样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没有弯弯绕绕的废话,只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萧鸿熙雍州的一切。